A2-3:E教江苏•名师工作室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2期 总第6390期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2期  下一期
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汇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4-02-23 16:05:04

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9年组织实施,工作室是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方面成果突出的教师为主体,以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应用为核心,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汇聚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信息化水平为目标构建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42个工作室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148个工作室为第二批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156个工作室为第三批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自运行以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缩短了地域差距,将网络教研、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和个人空间有机融合,促进了互联网环境下教科研方式的转变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本期推出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汇报,以期总结优秀成果,推广成功经验。

 

南京:思政引领,学科融合


江苏省詹继东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南京市李宝玉名师工作室、南京市何伟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思政教育与学科融合主题研训活动。


活动以“铭记历史,爱我中华”为主题,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同步直播。三大工作室相关成员,栖霞区部分学校党委书记、分管校长及分管主任,陕西省商州区高级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等相关教师近150人到会观摩,线上线下参与教师近1500人,展示课视频资源通过“金陵微校”平台发布。


首先,来自南京市燕子矶中学的政治教师吴蓓和音乐教师雷贝迪分别为大家带来两节课例展示——《从历史走向未来》和《人民音乐家聂耳》。两位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把思政教育融入各自学科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教师的职业信仰和使命担当,展现出了燕中教师的风采。
课后,两位教师就各自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与大家作了分享。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学科研训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何伟,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朱张虎分别对两节课做了点评,从如何重构教材内容、遵循学科特点等角度提出建议,鼓励教师用自己所教学科去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构建。


随后,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宝玉为大家带来《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科综合育人路径例析》微讲座。李宝玉围绕课程思政理念、学科育德实践路径、学科育德注意事项等几方面,为大家厘清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并指出四条具体的学科育德实践路径。


接下来,南京市栖霞区教育规划及校长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党的建设方向)领衔人詹继东汇报了工作室成立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他以《网络名师工作室(党的建设方向)创新实践与思考》为题,从基础优势管理有方、党建引领科研先行、实践探索融合创新等五大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最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张元宁、《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驻江苏站副站长李雪萍、江苏省电化教育馆资源研发部主任殷峭峰,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对活动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专业建议。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斌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本次活动深化了教师对思政教育和学科融合的理解,将各种学科知识及技能有机融合,同时探索了多元化教育方式,强化了教师间、学校间、学科间以及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未来教育方向,将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希望在场教师能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苏州:协同共研“对分”,众行致远创新

 

江苏省马莉莉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上海市洛川学校、上海市铜川学校、上海培佳双语学校和常州市翠竹中学五所学校,开展了以“对分课堂,众行致远”为主题的苏沪五校协同共研课堂创新直播活动。工作室教师成员及各校代表云集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直播室,探索如何承接国家发展、落地新课标要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落实“对分课堂”课改计划。


在本次活动中,“对分课堂”创始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就“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理念、主张和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周春敏,上海市洛川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安,上海市铜川学校校长夏时勇,上海培佳双语学校党委副书记、科研室主任李晓蕾,常州市翠竹中学校长陈文伟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实施“对分课堂”课改计划的情况以及形成的教学特色,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达到“共研共进”的愿望。


“对分课堂”直播展示环节共开设了九节展示课,分别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六个科目,同时开设了一节跨学科融合课。展示课结束后,开课教师按照顺序说课,学科专家点评,从新课标的学科素养、深度学习、学科实践和思维的结构化、高阶化、批判性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围绕“对分课堂”的“讲授—独学—讨论—对话”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对分课堂”能够把课堂最重要的时间资源“分”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真正地落地,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和创造性的发展。


行远自迩,求索笃行!此次苏沪五校的联合“对分”教研活动,开启了长三角地区“对分”互研互动的先河,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对分课堂”一定可以在“双新”课改中得到推广,茁壮发展!

 

盐城:研修语音学习技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江苏省仇大成网络名师工作室在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坎园路校区开展了语音学习系统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语音学习系统与信息科技的融合应用”。盐城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洪恩、副主任陆宏柱,江苏省仇大成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全县各小学语文、英语教研组长共109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阶段,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教师朱兆芳为大家作了专题讲座,介绍了江苏省中小学语音学习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从教师、学生、管理员三个层面作了具体而细致的指导。


活动第二阶段,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高春兰、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教师王云分别基于小学语文、英语学科的日常教学经验,为大家带来了语音学习系统与信息科技的融合应用实践指导。借助语音学习系统,学生可以在电子设备里循环播放生字、单词、课文等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磨耳朵”,还可以观看汉语拼音学习视频和英语课文动画,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活动第三阶段,盐城市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仇大成作了题为《基于信息科技的语音学习系统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讲座。他对2022年新课标核心素养理念作了解读,认为教师们要基于江苏省中小学语音学习系统,引导学生用好数字设备,合理选择资源进行单词、生字、课文等方面的学与练。同时倡议各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应用语音学习系统的经验和心得,建立答疑平台,方便教师们在实践中随时寻求帮助和获得解答。


活动第四阶段,工作室全体教师观摩了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基于江苏省中小学语音学习系统的课堂教学。大家对将语音学习系统应用于实际教学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本次活动务实、高效,依托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为语音学习系统与信息科技的学科融合搭建了应用交流场景。“信息科技融合应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网络名师工作室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参加本次活动的工作室成员表示,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语音学习系统,丰富语言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的信息科技应用能力。

 

淮安:依托智慧平台,构建“智学课堂”


淮安市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举行了“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智学课堂”教学研讨暨江苏省黄爱勤、淮安市李兆刚网络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省教育厅“双减”办主任孙其华,江苏省电化教育馆资源研发部主任殷峭峰,淮安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杨轶,淮安市电化教育馆专家唐天池,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主任、教体局副局长刘军等专家、领导亲临现场。江苏省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淮安市李兆刚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发展共同体的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淮安市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自创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以来,结合江苏省“十二五”“十四五”规划课题,一直积极探索智慧校园中的智慧应用和智慧理念在课堂内外的融合与创新,并于2018年正式提出“雅智”教育理念,主张“雅行立德、智慧育人”。作为“雅智”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学课堂”研究与实践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实践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改探索、课题研究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抓手。


活动中,江苏省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正高级教师黄爱勤作题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智学课堂建构与实践》的讲座,向与会专家和教师详细阐述了“智学课堂”的提出与发展、目标与内涵、样态与路径、规划与未来。唐天池作题为《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讲座,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背景、实践意义以及与工作室结合等方面,为与会教师作了高层次示范引领。


课堂观摩阶段,与会人员观摩了来自工作室成员和共同体学校代表开设的观摩课。语文课堂中诗香墨韵交相辉映,数学课堂中奇思妙想层出不穷,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生动有趣,让与会教师感受颇深。值得一提的是付元凤、王婧等教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前了解学情,课上借助平台资源、通过电子白板和学生进行高效互动,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真正走进课堂,联通家校,惠及师生。课后,工作室组织了现场和基于工作室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评议。


孙其华在认真听取学校“雅智”办学汇报和“双减”工作调研后,向与会教师进行了关于“双减”落实、教师成长的讲座。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和接地气的实践分享为与会教师明确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殷峭峰分享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尤其重点指导与会教师如何有效调用国家、省级平台资源,如何利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等平台有效落实“三个课堂”。


学校发展,理念引领;教师成长,平台推动。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淮安市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的“雅智”办学之路会越走越宽,“智学课堂”实践之路会越走越好,让教育信息化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位师生。

 

连云港:共享城乡优质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


江苏省王建华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江苏省杨青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区域支教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优质资源·城乡互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由江苏省杨青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杨青主持,并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和江苏省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平台现场直播。连云港市45所学校的16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连云港市建宁小学、连云港市新城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在线下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前期研课、教学观摩和交流研讨三个环节。在前期研课环节中,参加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的教师们学习技术手段、协同备课、互动磨课、调试设备,并在试课后进行互动反思提炼。这个过程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和对“三个课堂”融合应用的能力,工作室“支架式教研”方式在促进教师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学观摩环节,城乡教师和学生跨越时空限制,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的师资资源和学习资源,师生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共思、共学、共成长,让学生们在不同的空间享受到了平等的教育。


交流研讨环节采用线上互动教研的形式,教师们对融合应用“三个课堂”平台优质资源、信息化设备的合理使用、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以及针对两地学生差异实施的教学策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工作室领衔教师、连云港市建宁小学校长王建华从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三个课堂”建设、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做了活动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此次活动是连云港市名师辐射引领下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深入推进江苏省“三个课堂”建设和连云港教育高位优质发展赋能。

 

泰州:融合课内外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在泰州市电化教育馆的组织下开展了小学英语课内外资源融合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在兴化市景范学校文峰校区报告厅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的课内外资源融合教学研究,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顾惠君网络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顾爱芳网络名师工作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李新慧名师工作室成员。本次活动同步进行网络直播。


活动中,兴化市昌荣中心校教师韩青,兴化市景范学校教师赵月娟、张德旺,泰州市周山河小学教师顾茜,兴化市楚水小学教师许源为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带来了课内外资源融合展示课。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泰州市周山河小学校长顾爱芳对展示课进行点评。顾爱芳聚焦小学英语课内外资源的融合主题,就为什么要融合、融合什么、怎么融合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第三中学教师钱兰运、第五中学教师张娜通过空中课堂给江苏省的教师们带来了两节展示课。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泰州市电化教育馆项目负责人顾惠君就课程进行了点评与研讨。


活动最后,特邀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师刘宝杰执教专家示范课。刘宝杰的课堂情境真实、内容扎实,他不厌其烦地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大胆表达想法,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更关注学生的观点输出。刘宝杰将自己的生活创作成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仿写形成书面文字表达,并在作业环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惊喜计划”付诸行动。课后,刘宝杰作了题为《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思考》的讲座,从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教学的真实发生、关注课堂的育人价值三方面展开,给与会人员带来了深刻启示。


一次研修就是一次成长。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让工作室成员们受益匪浅,帮助年轻教师取得了成长与进步,为他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实质性指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