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是解决学习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助力器和压舱石。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理念,系统探讨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全面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力求在集中学生注意力上做足做好教育文章。
一、立足学生“求教心”,在运动变化中组织教学
学生天生自带求教心,身为教师,理当担起从教责任,不负学生期盼。课堂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前沿阵地,不少课堂理念新、方法活,动用电子教育产品等辅助手段较多,但大部分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导,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把握不足。
根据认知规律,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与注意的对象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注意的对象是静止的、单调的、一成不变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如果注意的对象是运动的、复杂的、变化着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教师可以从课堂结构入手,将课堂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综合运用听和说、听和写、听和做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防止其形成“入定”的僵化模式。
例如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交代一下分数的特点,随即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圆(正方形、线段),将其任意划分为相等的几份,并与周围同学讨论分了几份。然后教师根据问题导向,再精讲1~2分钟,告诉学生取几份便是几分之几。接着教师可以出一系列题目让学生自主练习,并交换答案,说一说得出结果的过程。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再次进行强调,这样将实际练习与听课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给学生“听”的时间需要少于给学生“动”的时间,这个“动”是动脑、动笔,包含纯粹听讲以外的说、写、讨论、竞赛、情境模拟等各种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二、挖掘学生“智慧心”,在有意注意上倾心用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突出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同时应当突出用好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相互转换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的训练培养上,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智慧,力求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仍停留在课间,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严肃命令等方式让学生从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接着教师可以用轻松的话题、直观的教具,加上简明形象的语言开展课堂教学,最好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产生有意后注意,这样无须意志努力便能维持长久的注意力。在教学重点内容时,教师应当精心考虑声调、表情、方式的转换,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述刺激并凝聚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牢记重点内容。
下课前,由于学生听课时间较长,注意力最易分散,此时教师应果断结束教学,直接布置作业,并强调完成后进行检查,让学生做到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作为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
三、激发学生“好奇心”,在教学设计中增添趣味
兴趣是无形的力量。考虑到学生受年龄限制,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平时备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准备2~3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趣味题等,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在强化1~9的数字加法时,教师可以用九宫图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幻方原理,把1~9共9个数字填入方格内,使任意一行、任意一列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这能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是开启兴趣的钥匙,兴趣是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的引擎,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利器。
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上课过程中教师突然停止说话、突然提问等,只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就能切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顺应学生“感知心”,在润物无声中开花结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极为关注,将他们作为自己言谈举止的模范。教师应当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首先是“专”。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性,掌握教学规律,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断汲取最新教学成果,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力求掌握最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也会主动配合,积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之中。
其次是“本”。教师的从教基本功在于“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让学生听课如听一首优美的歌曲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兴趣,从而提高专注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一口标准、悦耳、动听的普通话就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平时要注重踏实训练,坚持说普通话,授课时注意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最后是“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师德师风之于学生的感染力,在有意无意中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水平。
五、借助学生“进取心”,在正面强化中锤炼学品
要想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教师还是要从系统性、计划性出发,认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要注重“学品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自觉性。在讲授每一节新课时,教师要说明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要求,预先告诉学生难懂的知识点,这样就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直接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要因材施教,做好周密计划,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新任务,要求学生保持毫不松懈的意志。当然,提出的要求应具体明确,任务也应为学生能完成的,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同时注重良性竞争,培养学生建立适度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切实提升有意注意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