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9期 总第6365期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9期  下一期
如何落实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丽英 发布日期:2023-12-08 14:00:00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等,促进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本文就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致力于使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好地落实到小学各个年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度体验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情境中,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创设直观情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情境,通过动画、音乐结合展示,调动学生体验式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冬天小女孩在冰天雪地中卖火柴”的虚拟情境,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作者想表达的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通过创设情境,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


二、品读文本,帮助学生掌握多元阅读技巧


语言文字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言教学,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品读和体味,充分发挥语言的媒介作用。一般来说,语文教学分为四大内容:听、说、读、写。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利用一多半的时间开展阅读教学。将读作为基础教学,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要想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比如泛读、朗读、默读、诵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文本类型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方式。教师还需要提前制订阅读目标,提高学生阅读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关于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视频,再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然后要求学生复述一遍课文内容,重点抓住描写小麻雀和老麻雀外观和动作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升华阅读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性,结合语文教材,设计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个学生分析和琢磨人物性格,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文章中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角色进行演绎,感受课文蕴含的情感。


四、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认知


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关的阅读问题,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构建理想化的语文阅读课堂。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女主人公桑娜是怎样的人物形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从他们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受俄国穷苦人民富有同情心、爱心的美好品质。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开设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模式,营造活跃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