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8期 总第6359期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8期  下一期
游戏助力数学课堂减负增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翠玲 发布日期:2023-11-24 10:47:38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成为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不仅可以改善教学环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在保持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有目的地融入游戏,推动教与学的深层次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意义


1.有助于改善教学环境


游戏融情感、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能够改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融入充满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游戏,不仅可以创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促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游戏中积极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主动地学习。


2.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学生,是因为它在设计初就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心理需要,能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例如“传话”“对号入座”等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大挑战”“口算我最快”等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有助于贴合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最适合学生的游戏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设计的,尤其是按照难易程度、挑战难度来划分层次的游戏,更适合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参与,以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开展“口算我最快”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计算速度来设计不同的游戏形式,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游戏,从游戏中获得成长。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的路径


1.课前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可在课前融入游戏,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学“简易方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猜你心中想的数”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心中想好一个数字,经过加减乘除运算,最后把自己的运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教师,让教师猜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数字。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简易方程”的学习,让学生发现游戏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中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探索一切知识的钥匙,也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改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心智。此外,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计算练习又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若只让学生一味做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在各类计算练习中为学生设计游戏,在游戏时间、游戏难度、题目数量上逐渐提高要求,激起学生的挑战欲,使学生对计算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次次勇攀高峰中提高计算能力。


3.课后游戏,提高复习效率


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要想做到课后复习有效果,教师就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在课后复习中融入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例如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帮助学生巩固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组织开展“我是收银员”游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在“超市”里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用道具人民币付款,同时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收银员,计算顾客选购物品的总价。


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搜集游戏资源,将其适时运用在教学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