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6期 总第6347期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6期  下一期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媛媛 发布日期:2023-10-19 13:40:3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时期,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不能让学生单纯地“玩”,而是要有计划、有原则地指导他们在“玩”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为此,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体质,强化创新意识,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大多数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形式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指导,没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具体教学。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有的教师虽然带领学生进行了热身运动或组织了集体活动,但内容却枯燥乏味,并没有规定特定的活动项目,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也就失去了兴趣。


2.课程受客观因素影响大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有些学校和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将重点放在主修科目上,对体育这门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学校会按照新课标开足体育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由于天气原因无法进行,有时还会因为重要的考试(比如期中和期末考试)而被占用,这就使得学生没有足够机会参与体育活动,更别提受到专业的体育训练了。


3.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始终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安排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运动练习或者跑步,缺乏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而进行的训练。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


1.完善教学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自身就应具备创新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从学生的体育基础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达到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运动,培养他们体育创新的态度。


2.合理设计提问


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教师在体育课上教授动作要领时,可以以设疑、提问、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在进行长跑比赛前,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对跑步有没有兴趣?你们有自己喜爱的长跑选手吗?”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运动变成有趣的活动。


3.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的课程,只有教学内容丰富,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丰富体育活动的内涵,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将一些时尚元素和趣味性元素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大胆探索、求新。教师也可以激励学生组织体育活动,自主设计具体的体育项目,制订活动的内容和规则,并根据自己的设想来安排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的。教师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创新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