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融合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6期 总第6347期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6期  下一期
微课助力图形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小丽 发布日期:2023-10-19 11:27: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正在逐步被新兴教学方式替代,微课就是近几年走入大众视野的新兴教学方式之一。微课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就可以把教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重难点知识具体化,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微课助力教学的优势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具有抽象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普遍存在困难,很多学生会因为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到位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可以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集图片、文字、声音等于一身的微视频,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2.突出教学重难点


小学课堂一节课是40分钟,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很难在40分钟内都能认真听课,如果教师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教学前期铺垫上,到讲解本课重难点时学生可能已感觉比较疲劳或是已经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较差。而通过微课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缩短前期铺垫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就能用于新授课,并且通过微课呈现出的教学重难点形象又具体,教师再通过一些必要的辅助,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重难点了。


3.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有的学生能很快理解学习内容,而有的学生还需要课后再学习。如何做好分层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可以在电脑、平板、手机等各种多媒体设备上播放,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观看微课进行再学习,巩固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微课自主预习新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复暂停和播放,自由控制学习的速度和时间。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事先熟悉了课程内容,所以教师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进入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无形中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如何制作微课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正在成为当前教师能力提升的重点。


1.抓好微课质量,优化微课内容


微课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备好课,包括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情等。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来决定将哪些内容制作进微课中,并在制作完成后进行试课,根据学生反馈对微课进行二次优化。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教师提前制作好微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看完视频后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这一知识点不是很理解。由于微课中采用的是点跳动的方式,从对称点跳动到对称轴,导致有学生不理解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到底是几格。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将微课内容进行了优化,将这部分内容改成用线跳动的方式呈现,这样学生一下就能明白对称轴到对称点的距离是多少了。


2.做好微课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制作微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以此促成教学顺利开展。还是以教学“轴对称图形”为例,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它们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在这样的情境及期待之中开始本课重难点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饱满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探索,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正确且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