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9期 总第6291期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9期  下一期
“双减”助力成长科技铸就梦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戴玉娟 发布日期:2023-05-17 16:31:00

为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丰富校园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以“创”为办学思想,秉承“播创新之种,育成林之材”的育人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一、开设缤纷社团,激发学生兴趣


学校少年宫科技基地社团课程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该课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宏观上,设置基础课程、进阶课程、拓展课程;在微观上,该社团设雏鹰班、创新班、卓越班,学生在雏鹰班学习一到两周的基本知识后,可主动报名进入创新班,在创新班如能在辅导教师设定的竞赛项目中名列前茅,就会自动进入卓越班。学校社团既有航模制作基础类课程,也有模拟飞行进阶类课程,此外还有物联网、机甲大师、创客等拓展课程。


二、研发多样校本,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自主研发了一套科技类校本课程。《走近名人》是低年级学生的故事读本,书中主要遴选了部分近现代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旨在激发低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走近科学、亲近科学,进而主动探索科学。《无土栽培》是中年级学生读本,主要介绍一些无土栽培技术,指导学生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培植日常可见的蔬菜、植物等。《物联网机器人》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这本书旨在带领学生走进AI智能领域,初步感受如何利用编程以及遥感技术改进我们的生活。


三、培养科技教师,打造专业团队


学校现有科技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3名、兼职科技辅导员18名。学校注重科技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提升。每年,教师发展处都会组织全体科技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两次,每月组织参加校级培训研讨一次,每学年组织研学一次。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微课题的研究是学校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每学期,科技社团的学生需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一篇科技小论文,学校定期遴选优秀篇目发表在校刊或其他杂志上。每学年,每一位科技社团辅导员及科技教师需申报一项科技类校级微型课题。为激励科技教师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学校独立设置了科技教育专项奖励,并将所有的科技教育成果纳入各项考核考评当中。


四、建设学校阵地,营造科技氛围


学校建有科技楼,配有模拟飞行、科技体验中心、航模制作室、创客中心、机甲大师等科技教育专用教室。每间专用教室均配有先进设备,能满足多个班级同时上课所需。学校的整体风格以科技特色为主,学校的连廊南面展示学生南征北战、驰骋赛场的剪影,北墙展示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所获得的奖项,每每下课或者放学,总有一群学生在此驻足。在学校1~3年级的教室走廊墙壁上悬挂着著名科学家小传的宣传板,4~6年级的教室走廊墙壁上悬挂着科技发明小故事宣传板。久而久之,学生们对爱因斯坦、钱学森、邓稼先等中外著名科学家们都有了简单的了解,对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部手机、第一台打字机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探究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五、参与各级赛事,提升师生科技能力


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小海鸥”科技节活动。科技节期间,学校聘请校外科技辅导员或省市县科技协会专家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拓宽科技知识面,深化其科学素养。科技节结束后,学校会评选出本学年的“科学小能手”,并组织获评此项荣誉称号的学生共同走进博物馆或科技展览馆进行研学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学校科技类兴趣组多次代表如东县参加国家、省、市、县青少年科技航模大赛,并连续七年获得团体第一名,先后有一千多人获得国家、省级奖项。
1998年至2004年间,学生们驰骋在省市县各级赛场上,斩获各类奖项,创下“七连冠”的光辉历史。2008年,在江苏省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1∶4遥控车项目中,学校包揽了金银铜牌;2015年,在江苏省“牡丹杯”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学校获女子组综合团体第一名、男子组综合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7年,在江苏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小学男子组综合团体第一名、女子组综合团体第二名,连续多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教育竞赛江苏预选赛并获各类等级奖;2019年,在“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中,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2020年,在南通市教育机器人竞赛系列活动中,获智能创客赛团体二等奖、智能家居一等奖;2021年,在第二十七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总决赛中,多位学生斩获一等奖。


学校曾多次承办省市县级各类赛事,发挥辐射作用,用实际行动将学校的科技教育做实做强,并形成一定的区域影响力,带动周边学校一起探索科技教育新途径。不断耕耘,不断创新,学校的科技教育团队也应运而生,20多名教师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培训、比赛,已逐步成长为科技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


卓著的科技育人成果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2020年9月,学校申报的“农村小学‘五三三’航模文化建设项目”课题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该成果同时也被南通市遴选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培育项目。


如今,学校被遴选为江苏省航模训练基地、南通市科普教育基地,并获评江苏省五星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团体会员单位、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双减”政策领航教育,科技特色再开新篇。学校科技教育从最初的“特色项目”到目前的“学校特色”,正逐渐向着“学校文化”迈进。今后,学校将不断优化科技教育模式,设计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的中国梦筑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