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融合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8期 总第6285期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8期  下一期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大军 发布日期:2023-05-06 10:51:44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阅读教学呢?


一、利用大数据做好阅读准备


想要顺利地开展阅读教学,前期的准备必不可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人们汲取知识的巨大动力。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选择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


我们不妨利用大数据分析,高效快捷地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文本。大数据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以学校为单位成立一个数据库,将所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投入到该数据库中,并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文本,当一个学生对某一类读本进行多次阅读时,后台就会自动进行分析,将该年龄段内其他符合该生阅读兴趣的文本进行归类并及时推送给该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在兴趣的引导下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当然,阅读不仅仅是读,更包含对阅读内容的探究。因此,阅读后的练习题就需要精心设计。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来设置,也可以由学生来准备。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阅读兴趣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导入环节插入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片。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阅读的兴趣也瞬间被激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地将课文内容与动画进行联系,借助动画理解课本内容,从而强化了对文本的认识。在教学时,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中所描述的景物,强化学生对相关景物描写的理解。此外,借助多媒体也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大胆朗读,比如播放一段符合文章情感基调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和烘托下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读出其中的韵味。


又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教师先播放有关视频,带领学生了解莫高窟的相关历史知识,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莫高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莫高窟的瑰丽,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多媒体的应用使阅读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兴趣,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趣味横生。


三、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模式


如今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各种智能App层出不穷,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智慧课堂”App是一款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教学工具。它一改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打造智能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前,教师利用“智慧课堂”App将预习单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完成预习单,并分享到班级空间,促进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有时候家长也会参与进来,为大家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


在疫情期间,QQ推出了教师助手这一功能,笔者便将阅读要求发布到平台,学生可根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在线检阅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四、利用VR辅助文本理解


VR又称虚拟实境,即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对使用者进行触觉、视觉等感官模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对学生来说,充分理解文本的情感基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时,如果能利用VR技术,将文本模拟成一个虚拟的世界,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势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基调。


比如,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学生通过文字感受九寨沟的美丽风光,那九寨沟究竟有多美呢?这时,大部分教师会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景物的魅力。但如果运用VR技术,学生不仅能看到美景,还能听到溪水声,甚至能够闻到植物的清香,全方位感受九寨沟的魅力,仿佛身临其境。


又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利用VR技术,学生就可以“触碰”当年的那段历史,近距离观赏莫高窟的精美绝伦,感受其高超的艺术价值,这比图片和视频更能震撼人心。


再如,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学生明白了谭老师的伟大,但是这种“明白”并不是那么深刻。利用VR技术,就能让学生“直面”地震给人带来的恐惧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以及在地震来临时人们内心的无助,此时他们或许才能真正地了解谭老师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从而准确抓住文本的中心思想。可以说,VR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将阅读变得直观有趣、生动活泼。


五、结语


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未来也必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要想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服务于教学,教师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此外,学校也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线下学习交流活动,邀请专业人员或具备扎实信息技术能力的青年教师开展相关培训。


总之,无论是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前期阅读准备,还是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抑或是VR技术的辅助教学等,都是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一种体现。相信未来这些技术一定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如今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将更加先进、多样,学生的学习也将在这片科技的沃土中结出更加绚丽的果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