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8期 总第6285期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8期  下一期
ChatGPT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治 发布日期:2023-05-06 10:24:11

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


一、脑科学逻辑


人脑是智慧的物质和生理基础,其神经细胞的关联,也就是突触连接,代表智慧的层次。大脑中有约200亿个神经细胞,可以产生约200亿的20次方的突触量,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大脑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大脑“节能”的特点使人类只对重要的事情做出反应,对不关乎发展的事则会用不假思索、刻板印象等已存在的记忆和思维“躺平”处理。


那知识到底重不重要呢?领域知识是智慧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是智慧的算法基础,就好比计算机的运行既要有算理算法,也要有基础数据,二者缺一不可。知识建构的过程会在大脑中生成大量的突触连接,多巴胺就作用于突触内数目繁多的感受器之上。大脑很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总是倾向于避开挑战或者未知事物,绝不想错过每一个钻空子的机会,而走捷径会分泌多巴胺,从而强化大脑的偷懒行为,提高我们的满足感。所以说,大脑的生理本质决定了人类对ChatGPT是没有抵抗力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知识空转,使人得到发展呢?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而发展人的核心就是要在新的工具平台上建构新智商。新的智慧观认为,ChatGPT会垫高人类群体的智慧台阶,从而加快人脑和人工智能的合成智商,就像战士穿上外骨骼,从而赋能自然人的体能。人工智能本身不能替代人或打败人,但是善于与人工智能合作的人将打败自然人。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类的智商,而人机协同的智商可以大大超越纯生物人的智商,那么我们会选择哪一个呢?我想绝大部分教育人都会选择后者,这是教育范式重构、流程再造的逻辑起点。


二、知识观演变逻辑


1.知识的进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的记录。在语言没有形成之前,人类祖先的知识都储存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人类的语言出现后,知识就有了脱离大脑记忆的外部记录载体,通过口口相传将知识保存在群体中。然而,尽管口头语言作为实时互动的交流工具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作为知识记录的载体则存在硬伤。人类需要更加客观、具有可视化特点、能够长期保存的信息和知识载体,因此经历了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符号文字的进化路径,又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等,逐渐解决了知识的记录问题。知识的记录实际上是把人类火热的思考变成凝固的美丽。


第二阶段是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传播是教育的发端,从农业社会的私塾、庠序到工业社会的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法,再到信息社会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都是知识传播手段不断进化的结果。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所有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每个人个体层次的智慧提升。


第三阶段是知识的表达。文字、图片、视频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一种表达,算法、智能、ChatGPT甚至元宇宙等,也都是知识的表达。当知识表达的逻辑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对知识的观念就产生了一种扭转。特别是ChatGPT让我们知道,知识在计算机内部是可以被计算并且生成表达出来的。


第四阶段是知识的计算。从知识的数字化到知识的计算化,从检索时代到转化器时代,ChatGPT将这个过程变成了现实。大家过去认为强人工智能时代离我们还很远,可能到2300年才会到来,但现在突然发现2023年它就已经来了。因此,当知识可以被计算,而且这个计算不是用人脑来计算,而是用计算机来计算的时候,我们的知识观就发生了改变。


2.教育内容的重新思考


过去我们认为基础教育是枯燥的,是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以训练为目标的,而不是把提升肌肉力量或者提升思维品质作为目标。当知识或解决方案唾手可得时,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去记忆呢?ChatGPT的便捷性让人们轻视知识,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认为我们该大幅度减少知识的获取,特别是通过记忆获取知识,也有人认为大脑对知识的获取是发展更高级智慧的基础,是促进神经元之间突触广泛连接的过程,只有足够多的突触才能催生更强大的智慧。知识的记忆虽然枯燥,但是一旦形成,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大脑机械反应的速度,而不是什么都依赖检索临时建构。


虽然知识在量的扩张方面不再重要,但是促进神经元连接的元认知、根知识又在哪里呢?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需要我们重新认知,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也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逐渐从有目标的教育结果转向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将推动教育哲学的转变。

 

改变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


当大家都在说知识不再重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知识当作沙袋,因为沙袋可以训练我们的肌肉;把知识当作脚手架,因为脚手架可以帮助我们爬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可能是价值观的高度,也可能是思维方式的高度、智慧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量以传递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确实应该彻底转变了。


一、从知识计算逐渐走向计算教育学


传统教育是训练系统,同时也是观念建构的过程。知识获取的过程就像锻炼肌肉的沙袋和观念建构的脚手架,沙袋和脚手架都不是目的,但沙袋和脚手架都必不可少。智慧不会凭空生成,智慧也不能脱离领域知识而存在。打多少沙袋最合适?什么样的脚手架更适合?不同人所需要的沙袋或脚手架是否相同?这是一个计算教育学的模型,其背后是学习策略模型和教学策略模型,再加上所有的知识图谱,最终构成下一代智慧教育的内核,也就是我们现在广泛说的教育智能体。这也意味着,人类社会需要精准的计算,同时也需要针对个性的计算,所以,我认为,ChatGPT现在是通用人工智能,但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代发展成ChatGPT in Education、ChatGPT in Medicine,这样的时代终将到来。


二、改变教育的评价


从实验教育学到融合教育学,再到计算教育学,整个历程经历了100年的时间,而脑科学和计算教育学的结合才是最有想象力的。


当普通的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一些能力突然因为ChatGPT的出现而能够快速拥有的时候,我们又该发展什么样的能力?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将决定人类智慧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要培养和创造更多样的思维,而不是试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发展新的评价工具、评价方式,也必须发展新的评价理论和哲学。


那些通过ChatGPT可以轻松找到完美答案的考试将逐渐被人们抛弃,特别是大学的毕业论文、博士论文等。我们希望进入后文明时代,而后文明时代的教育该追求什么?价值观、思维方式、同理心、创造力、合作精神,这些21世纪技能的评价才能引导教育走出当下教育的“马粪效应”。


三、加快教育大脑的构建


ChatGPT现在更多的是用通用智能,而我们对教育的价值追寻与通用智能是不一致的。比如,我们希望把知识当成训练学生思维方式的工具,而ChatGPT更多的是一种知识表达,所提供的是答案空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于ChatGPT来构建教育大脑将会非常迫切,未来专门领域的人工智能会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ChatGPT给教育的建议


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从来都不是没有来由的。右图是一张人类能力地形图,图中的海拔高度代表了在人工智能执行这些任务时人类水平的难度,海平面则表示了当下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水平。海平面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而上升,所以在这张地形图上我们会发现类似“全球变暖”的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颠覆,大水已经没过了膝盖。一方面,图中绿色的部分将在未来的20~30年被颠覆,与此相关的职业必然会消失,这点毋庸置疑,我们与其抗争,不如顺应;另一方面,Science/AI design等高阶智能更有创造力,具有更大的空间,我们大有可为。

 


为此,我提出以下五点建议。第一,要重新认识人机协同智商,在新平台重塑教育坐标。第二,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强调person in loop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让更多人卷入到人工智能之中。如果我们将来发展的更多教育策略或者手段都是人可以跟人工智能并行的,那么人就没有了价值。所以,只有人处于闭环之中,这样的技术、课程才是有价值的。第三,要更多设计脚手架而不是沙袋,支撑个性化和效率。第四,要回应谁的知识更重要的问题。哲学上有两个命题:什么知识最重要?谁的知识更重要?“谁的知识更重要”这一命题才是我们未来更需要去思考的。第五,要创造更多样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学得更多。因为只有思维品质的多元性,才能够让人的智商、智慧呈现多样化,多样化才能够使得群智合作成为可能,教育哲学将因此而得到重生。

 

 运用新技术促进教育革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但我们也必须对其保持敬畏之心。ChatGPT把传统教育“逼入墙角”,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而要创造新的教育,推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ChatGPT驱动教育的革命性重塑,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等都将发生深刻改变,但愿这场改变能加速人类文明向着求真、向善、唯美、创新的方向前进。ChatGPT会像汽车一样成为通用工具,但是车子会把人载向不同的远方,领略不一样的人生风景。因此,我们对ChatGPT应该持有拥抱的态度、欢迎的态度,更需要积极进取的态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