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5期 总第6269期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5期  下一期
共性与特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观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民选 发布日期:2023-03-24 14:24:19

共性一 各国争先恐后迭代前行


在世界教育变革峰会前,各国际组织已经介入教育数字化转型,出台了相关文件,形成共同议程。如UNESCO的《教育政策和总体规划中的信通技术准则》,世界银行集团的《人际连接再构想:世界银行的教育科技与创新》,经合组织的《OECD学习罗盘2030》,欧盟的《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等。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也争先恐后投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如美国的《重新构想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英国的《实现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英国教育技术的未来机遇》,法国的“教育数字化”计划、《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德国的“数字化教育世界2030”战略、《学校数字协定》,日本的“GIGA校园”构想,俄罗斯的“现代数字教育环境建设项目(2016—2025年)”、《2030年俄罗斯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Intelligent Nation 2006—Smart Nation 2014—Digital Readiness 2018)。


从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各文件名称的词语选择上(Intelligent—Smart—Digital)我们可以看出,迭代前行是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词语变化: Film Education—Broadcast & TV  Education—Electronic Education—Distance Education—Computer-Aided Education—ICT Education—E-Learning—Smart Education—Digital Education—AI Education—Metaverse Education……


技术重点:记录演示技术—传输技术—巨量互动传输—算法算力技术—Al技术—VR技术……


建设重点:记录演示设施—传输网络基建—设备无线联通—教学内容生产—数字场景生态……

 

共性二 政府战略规划


在此进程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多轮战略规划布局,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UNESCO还为各国编制了《教育信息化政策与规划编制指南》。


美国自1996年开始连续出台了五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NETP)。NETP1(1996)重点加强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1世纪来临前实现95%以上的学校和教室联网。NETP2(2000)提出电子学习要求。NETP3(2006)强调教育系统信息化与治理体系建设。NETP4(2010)和《改革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要求建立完整的智能教育技术体系,包括促进教学资源获得便利、个性化学习和技术支撑的教育评价;为此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与内容的生产力,这就为MOOC课程的迅速发展、席卷全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NETP5(2017)重点强调了技术重塑教育在学习中应用的价值,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容易地讲授复杂的知识,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日本于1985年第一次提出教育信息化,随后相继提出e-Japan战略(2000)、u-Japan构想(2004)、i-Japan战略(2009)。2016年,日本提出超智能社会(Society 5.0),实质是建设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高度融合的超智能社会,凭借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全社会的数字化变革,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创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日本文部省颁发了《面向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五年计划(2018—2022年度)》 ,设定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目标,以支持超智能社会的实现:学生每人一台终端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终端设备;所有教室配置大型实物投影仪及AR智能眼镜;校园内超高速网络以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统一的校务支援系统;每四所学校配置一名信息指导员;实现教科书数字化和学习个别化,构建GIGA学校。2020年,日本文部省还构建了涵盖每所学校的全日本教育大数据收集、分析和画像系统,为政府调查、教育评价和教学资源个性化改善提供数据技术支撑。


共性三 发展建设重点


在世界教育变革峰会上,UNESCO呼吁所有教育利益相关方,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共同努力,为解决数字教育的内容、能力、联通性三大挑战作出贡献。而想要战胜这三大挑战,最重要的是建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已经不是我们以往的一对一的数据库,而是一个数据库池。


内容建设包含音像制作、教材建设、学习资源等;能力建设包含教育标准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学校能力建设;联通建设包含网络建设、平台建设、终端建设;库池建设包含政府建构学生、教师、学校数据库,商业与研究机构建构用户数据库。


在与坦桑尼亚数学教师开展研修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们只是不断提供中国教师的一些教法,而没有学生的反馈,不把学生的反馈作为教学进一步开展的资源,坦桑尼亚的教师就很难真正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教法。由此可见,生成性资源是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的必要和关键,需要我们足够重视,并投入更多的精力。


共性四 关注多重风险


信息革命和数字革命是否会带来风险?从各国政府和国际的表态看,回答是肯定的。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在辅助学习、辅助教学和辅助科研方面的潜力初步显露,但面对消除数字壁垒,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教育领域危机应对能力,探索数字教育的规划、标准、监测评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数字伦理风险防范和隐私保护等数字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时,还需要国际社会以人类福祉为要,通力合作。因此,教育数字化转型并非单纯的技术应用工作,必须预先研究、整体规划、统筹实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特点一 建设教育数据库


数字化的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教育内容、个性化电子学习和系统化教育治理的基础。例如,作为一个政府掌控力很强、又强烈担忧信息技术风险,同时极力主张开发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与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让学生获得社会情意支持的国家,日本找准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数字化的数据库。日本学校教育数据库已经远超于学校办公系统,成为自动采集生成学生学习日志和记录教师教学史的系统,这些数据可同时服务于数字教材和个性化学习资源开发、教师学生的评估以及政府对学校的监测。另外,这既能够让政府为开发机构提供数据资源,让课程教材、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开发建立在数据算法之上,又便于政府和监管机构保护学生、教师隐私,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开发商的数据攫取带来的长期风险。


特点二 数字化内容生产


欧盟在持续关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特别关注教育内容——个性化学习资源的生产。欧盟并不满足于将教师授课搬上荧屏,将纸质教材变成电子教材。欧洲学者认为,这只是狭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传输的目标与功能,从学校的物理空间经过电讯技术将资源传输给了学习者。数字化的核心优势则在于经过供方“算法” 加工(自动捕获数据、清洗分析数据、做出多维预判和精准投送),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更加适合教学者和学习者(需方)的个体差异。


欧盟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数字化教育内容开发与运用”中提到,数字化教育内容、学习资源将更具创意、引人投入、人机互动、多种语言和多种模态;随着新的技术发展,包括虚拟沉浸现实和人工增强现实,将帮助人们以新的方式提供教育和学习内容;数字化教育内容将指数级增长;形成“欧洲数字教育内容框架”,供各国师生使用。


特点三 资金筹措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巨量投资,但不投资所造成的代价可能比投资大得多。欧美通过一系列渠道,如法律、风险资金和市场的机制,获得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资金。具体做法有:1.作为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产业的政府立法投资。例如,美国2007年《竞争法》中提出,提供资金促进教育信息化与科技创新。2.设立公共基金,鼓励高校、机构和企业提出项目,获得批准与资金,生产所需产品。3.政府列出产品需求,企业机构生产,政府购买服务。4.市场投资,机构研发,大学、个人、政府购买。除了以上渠道,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增加国际合作,使世界各国所产出的产品能够成为各国可以分享的资源。


特点四 关注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


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对线上教育的期待有了质的飞跃,纷纷以线上教育来保证“停课不停学”。然而,欧美和日本已经有数据表明,人们对线上授课的满意度已经下降。如今我们似乎又重回传统教育教学,这也就不是我们想要实现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那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在过往大数据的基础上,经过算法算力的判断,使教育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多模态学习资源,推动教育的因材施教,即智慧教育。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深知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UNESCO于2008年编制了《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并于2013年和2019年进行了修订,对比表如下。欧盟也已经在“数字能力框架指南”的基础上,于2021年研发了一套名为SELFIE的数字化教育自我评价工具,供学校、教师和学生自测自评使用。

 


总之,不管是输送信息还是算法支持的材料,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和学生数据的基础上,否则任何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优势都无法实现。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行社会性、情感性的支持,这也是未来数字建设和智慧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对于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我们应当发挥足够的智慧,超越种种限制,跨越重重壁垒,使数字化资源真正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