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0期 总第6230期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0期  下一期
搭建游戏支架,为学生“乐写”铺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玉宽 发布日期:2022-12-20 14:24:37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一直备受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不少刚进入中年级的小学生对作文也心存困惑,甚至有一种望而却步的畏惧。怎样化解矛盾,引领学生走上“乐写”之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离不开学生真实的生活,离不开丰富的语言实践和积累。


一、巧设“拣珠宝”游戏,积累语言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落实好这一核心学习任务,是在为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然而,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对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引入“珠宝”这一学生比较熟知的事物,引导他们在学习课文时进行“拣珠宝”游戏。学生在阅读时,寻找课文中的“珠宝”,在师生共读、共赏、共品中自然积累。与此同时,我还引领学生在每天课外阅读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三年级上学期开学前三周,我在班上开展“拣珠宝”比赛,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进行摘记,并设计专用表格,每天填写“寻宝”的数量。每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开展“珠宝大比拼”的小演讲,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为之后的“乐写”备料。


进入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我设计了《我的“珠宝”库》学习单,从外貌、爱好、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积累的“珠宝”中分类寻宝,看看哪些词句能在这次习作中帮上忙。学生们兴致很高,寻到的“宝贝”也挺多。在自主习作时,有了这些“珠宝”,学生的语言丰富了。作文评讲时,我一一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利用课内外阅读继续“寻宝”。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了,课外阅读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学生无从下手的读书笔记也变得有法可循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表达渐渐“有味”了。


二、用好“滚雪球”游戏,丰富语言


“滚雪球”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游戏,将之引入课堂会让课堂变得奇妙无穷。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典范。教学中,我化大为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珠宝”的表达奥秘。比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的语言十分丰富,我将学生们所寻的“珠宝”聚在一起: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引导学生发现共同之处。我乘机引入大家喜欢的“滚雪球”游戏,鼓励学生进行模仿,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进行“滚雪球”游戏,比一比看谁滚的“雪球”大。一时间,大家兴致大发,纷纷找“雪花”,玩“滚雪球”游戏。有的从课文中找,有的从课外书籍中找,有的信手拈来,直接找身边的一个事物……


看着学生们乐此不疲的劲头,我再次引导他们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作文草稿上,看一看哪些词句可以作为“雪花”来“滚一滚”。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自己的作文草稿,挑出了许多“雪花”。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给予指点,引导他们围绕主题找“雪花”,把那些有价值的“雪花”找出来“滚雪球”。


三、沉浸“慢镜头”游戏,生动语言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中提出: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这一学习任务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表面上好像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巧设“慢镜头”游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逐步帮助他们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


在教学《搭船的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翠鸟捕鱼的小视频,接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探究作者是怎样把“捕鱼”这一动作写清楚的。学生细读后很快发现,作者把“捕”这个动作细化成了“冲、飞、衔、站、吞”五个连贯的动作。我乘势引入“慢镜头”游戏,让学生现场细化这五个动作,小组合作列出细小的连贯动作,再仿照课本上的句段,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模仿、定格、记录,沉浸于“慢镜头”游戏之中。在交流环节中,学生先说分解的动作,再进行板书,课堂变得异常生动。


课后,我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留意作品中的这些“慢镜头”描写,鼓励他们摘抄在读书笔记的“优美语句”一栏中;课间游戏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撷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和他们一起玩“慢镜头”游戏,看谁的“镜头”最慢,捕捉最细致,大家在相互较劲中提升了观察能力。


在习作五“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中,学生作文草稿出炉后,我让大家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进行“慢镜头”游戏,寻找画面,分解镜头,相互补充。“慢镜头”游戏让学生们的表达变得越来越生动!


小学阶段起步作文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学生的现有认识。通过搭建各种游戏支架,学生的阅读、生活、表达紧紧地融为一体,对语言的使用变得生动了,“我手写我心”的“乐写”之路的根基也慢慢得到了夯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