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育  让孩子的童年绽放绚丽色彩——海门市刘浩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纪实
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故事教育  让孩子的童年绽放绚丽色彩——海门市刘浩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12-20 11:28:54

     让每一位学生童年时代的故事更精彩,一直是刘浩中心小学领导班子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结合校“每月一事”、各月份重要纪念日及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灵活地给各年级段确立各个月的阅读主题。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学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教导处、少先队定期开展故事节、阅读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撰写的故事和作文屡见报端,涌现一大批故事之星。学校开展的“午间故事坊”让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并且为了避免形式的单一,造成学生精神疲劳,各班每月都在“午间故事坊”时间自主安排“故事大王”评比活动。有时也组织学生续编故事,挑选精彩环节进行表演。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学校再组织各班的故事大王在广播里给全校师生讲故事。
     通过“达标创特”创建活动,刘浩中心小学实现了“一大优化、两大改变、三大提高”。一大优化:学校管理的全面优化;两大改变:校园环境的根本改变和师生精神状态的根本改变;三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专业水平、学生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
     几年来,学校快乐地行走在“故事教育”这条路上,领略风光无限。如今,“故事教育”已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

     生命之花在你手中
     王鹤南
     有这样一则故事: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去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一位母亲居然从一个“挖土豆”的儿子身上找出优点并为之自豪,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学生中的弱势一族——后进生的身上发现优点,从其所长入手,应用他们自身的有利条件促进他们转化。
小雨是一个可爱活泼的小男孩,长相讨人喜欢,反应敏捷。刚开始我发现他的想象力比其他孩子来得强。在平时的课堂中,发现他的小脑袋瓜里经常会蹦出一些金点子。
渐渐的,小雨身上的缺点也显现出来,他的学习习惯较差。我经常与小雨谈心,聊聊他近期的表现。小雨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想改掉坏毛病。于是私下里我与小雨达成了一项协议——如果课堂作业两次正确美观(应得两颗星)可得三颗星!这一招对于他倒挺有效,果然,他的书写明显变得工整美观了,星星也一颗颗增加了。看着小雨的转变,我总算感到了一些欣慰。
可见对于孩子,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用心和行动去感化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降低要求,同样能让孩子进步
     徐丽娜
“老师,徐鸣上午的课堂作业到现在还没做完呢!”在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中,我刚前脚踏进教室,语文课代表蔡佳怡就迎面报告作业情况了。我看现在还没上课,就先来跟他谈谈,了解一下为什么他没完成作业。
“是不是一直都在玩?”
“没有。”
“你到底写了多少啦?拿过来给我看看!”
 ……  ……
“这儿怎么都没写呀?”
“我不会。”
“那我讲的时候你干嘛去啦?”
……  ……
     看来不能指望他独立完成了。抬腕一看,还剩不多的时间就要上课了,为了节约时间,我拿起红笔在《一课一练》的诗句意思下先画出了第一行诗句的意思,并写上了①,然后再在《补充习题》第一个填空中写上同样的①,这样依次在这两本练习本中写上序号后,我对他说:“看得懂吗?知道怎么做吗?”他点点头,下课刚回到办公室,就听到一声“报告!老师,我做完了!”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呀!“不错嘛!”“呵呵……”他带着愉快的笑容离开了办公室。从那天之后,我就有意识地给他开个“后门”——作业适当比别人少一点,而前提是他必须把字写工整,一段时间下来,他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徐鸣的转变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每个孩子的智力、能力不尽相同,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须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爱要宽容
     姜   钤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名叫凯杰,聪明伶俐。但由于自制能力不强加上父母亲长年在外地工作无暇顾及他的生活和学习。所以虽有几分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根本跟不上别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如果放弃,那真是太可惜了,可是如果要想转变他,那也是挺困难的。我考虑了好久,决定先让他得到肯定。于是我单独找到他,问他是否想当值日班长,他疑惑地看看我说:“可以吗?”“当然可以啦,只要你肯用心做,老师和小朋友们都相信你的!”他开心地答应了。课后,我还专门给他上了一堂培训课。于是,值日班长也就这么走马上任了。他的表现越来越好,我真高兴,好几次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但我似乎高兴地太早了。
     一天,我的值日班长在课上玩游戏机,还威胁同桌不要告诉老师。当时一种“朽木不可雕”的念头一下涌上心头……于是我把凯杰叫到身边,让他想想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孩子倒也机灵,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错误,我就顺势利导:“那你觉得作为值日班长犯了错该怎么办呢”?凯杰沉默了片刻,诚恳地说:“老师,我保证以后不再犯错,请您相信我不会有下次了”。从此,他的值日班长干得有声有色,他的改变让我欣喜。
     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对孩子要宽容。我觉得的确是的,凯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我们就能换得孩子们那颗纯洁的心!

 

     乘着故事的翅膀飞翔
     徐   萍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童年时代的故事更精彩,我们以“故事教育”为抓手,扎扎实实地开展着“故事教育”。
我们结合校“每月一事”、各月份重要纪念日及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办了“午间故事坊”,灵活地给各年级段确立各个月的阅读主题。三月份为“奉献”,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四月份带领孩子一起亲近英雄,感受豪迈的英雄的气概;五月份安排阅读寓言、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六月份的阅读主题为“科学家的故事”;由于2008年8月北京举办奥运会,阅读奥运故事就成了九月份的主题。以后三个月的阅读主题分别为“感恩故事”“民间故事”和“励志故事”。大量故事的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
   “午间故事坊”不仅内容丰富有意义而且形式多样有个性。一般以低年级学生听老师讲故事,中年级学生自己读故事,高年级学生读完故事给全班同学讲述的形式为主。为了避免形式的单一,我们有时也组织学生续编故事,挑选精彩环节进行表演。别开生面的方式大大高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故事教育学理念,并且受到了很好的回报。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执着地往故事丛林的纵深处行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以故事开启学生心智,发展学生语言,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习作“阴谋”——故事会之前的故事
     蔡雅雪
     学校要我在一个月后执教一节镇级的作文研讨课,我翻遍教材,似乎能在一节作文课中完全打开学生话匣子的话题不多,思前想后,我决定抛开教材,另辟蹊径。
     正好学习完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我看着同学们对表演那么兴趣盎然,忽然心生一计。我先用了两周的时间布置学生阅读故事。事后我布置学生准备一次小组合作故事演出,将比赛时间放在两周后(也就是作文公开课的时间),并且有奖品颁发。
     在准备故事会的过程中,大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把这种感受引导着写下来,不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作文吗?于是在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故事排练的时候,我的一个蓄意已久的“阴谋”开始了……
终于到了公开课的日子,我该上场了。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同学们以为是我邀请来观看他们故事会表演的。而我则装做一副不知内情的样子,微笑着说:“同学们,这几天我看见大家都在为今天的故事会筹划着,本来我确实是准备在今天开一个故事会的,可是学校却正好临时安排在今天要听我上作文课,听课老师都来了,你们说怎么办?”同学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了。
     见时机已经成熟,我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这样好了,我们来个故事、作文两不误,你们说好吗?今天我们索性就来聊聊故事会……”小手如林,我的如意算盘打对了!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感受真切。
过了几天,我又正儿巴经地进行了一次“故事表演会”,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我的这场习作“阴谋”表演得更是出神入化,不留痕迹,同学们谁也没有发现中间的蹊跷。嘿嘿!

 

     用爱浇开久久不肯绽放的鲜花——留言的魅力
     周   锋
     我常常想:做教师能幸福吗?但有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刚刚接班的第一堂课,令我吃惊的是本班的小A——一个看上去文绉绉的女生,竟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都不及格。我把她叫进办公室,找她聊天,她给我的回答无非就是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一个月后,小A依然如故,练习册上几乎全是“×”,课文背诵不出来……
     我决定换一种方式去融化这块“坚冰”。我又开始找她谈话:“你愿意学习吗?”“愿意”“那么,你把每天的作业完成,行吗?”“一笔一划写清楚了,让老师能看懂,行吗?”小A轻轻地点了点头。可喜的是,又半个月以后,她的作业明显及时了,我没有忘记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很好,你能及时上交作业了。”从那天起,她的作业每天都能及时上交了。
     这一变化,不禁让我猛然间觉悟:“留言”或许会成为我与她之间进行交流的最好的“芳草地”。我继续留言:上课举手说说吧,这样老师才会知道你究竟哪儿不懂。第二天语文课上,小A竟然举手了,我赶紧喊起了小A并让全班同学为她的勇气鼓了掌。
     小A的成绩越来越好,曾经有一度,我们几位任课老师还有点怀疑小A成绩的真实性,但本学期开学以来小A的表现,让我们确信,小A的确进步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小A的转变过程应该就是我步入“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起点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