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7期 总第6140期 2022年04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7期  下一期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Scratch课堂教学——制作万花筒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陈文晓 发布日期:2022-04-18 10:57:01

陈文晓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无锡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秀,黄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宜兴市“三优化一提高”优质课评比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等奖,论文、教学课例等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发表论文数篇。


教学背景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一直提倡“有温度的教育”,教育不只是传递知识,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的素养、团队的合作、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等。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也应该“有温度”,即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也应当重视学生对知识背后的认知,诸如动机、原理、实践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质疑能力,有丰富的创造力。项目式学习能够很好地给传统课堂带来直观的、可预测的改变,让教学“有温度”起来。


设计依据


项目式学习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和评价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教”的主导转化为“学”的主体。由此,我主要从三方面设计了制作万花筒一课。


一、导入情境,唤醒思维


项目式学习是要把项目带入课堂中,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能动性。教师要舍得把这一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当然,创设情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需要非常明确的,在唤醒学生的思维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引出项目,布置相关任务,从而推进后面的项目式学习。


二、层层探究,步步创新


项目式学习与传统课堂不同。传统课堂是教师把已经通过时间淬炼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项目式学习提倡试错,在寻求结果的过程中,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要反复思考,尝试对思考后的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不断探索,不断修正,不断改善,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然,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们既可以自己“独挑大梁”,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可以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学习。


三、及时反馈,多元评价


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完成。形成性评价是项目式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分数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是多元的,它从只看结果转化到兼看过程。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形式。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动画的构成和流程,掌握用图章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


2.通过万花筒图案的编写,掌握Scratch相关程序模块的编程方法,并通过图章、循环语句等编程模块的各种组合形式,分解动画的实现,进行相应的主题表达。


3.通过相应的主题表达,体验利用Scratch制作动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编程绘制万花筒图案的组成语句。


教学难点 掌握万花筒图案的编程流程。


教学过程


一、观看成品,唤醒思维


师:欢迎各位来到“玩”的课堂,老师想带你们看看这个有时代感的玩具!这是什么玩具?(万花筒)同学们有没有玩过万花筒?万花筒的图案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万花筒就是利用一个图形通过光的反射,呈现对称重复的图像。今天我们就利用Scratch制作一个万花筒吧。


教师出示课件。


二、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师: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那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该怎么实现它们吧。


1.我发现:初学乍练


教师课件出示万花筒图案的一小部分,引出问题。


师:大家看一看,这是我们从万花筒看到的对称图案吗?


生:不算是完整的图案。


教师演示怎样通过Scratch将其演变成完整的图案。


师:同学们请看,从一个小图案可以变成完整的对称图案,你能看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吗?我们放慢再来看看。(慢动作展示)


生:我发现,是先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再复制粘贴,再重复这个过程。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一起来尝试画一画流程图。首先是程序开始,然后旋转度数。度数怎么来确定?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度数=360/重复的次数。


学生思考并画流程图,如图1。

 


师:其实复制粘贴的过程也可以借用Scratch中的“图章”控件实现。


教师出示课件,如图2。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画笔”模块下“图章”控件的功能就是复制粘贴,并修改程序。

 


师:相信大家都跃跃欲试了,去试试吧!


学生自行设计编程,完成“初学乍练”学习任务,如图3。

 


2.我探究:已有小成


师:恭喜各位有了第一次成功。可这样的万花筒过于单调了,怎样让万花筒更美呢?


生:加点颜色、改变外形、数量多一些,让它动起来……


师: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不一样。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探索,找出让万花筒变美的秘密。老师这有一些锦囊妙计来帮助你们。


教师出示课件,如图4。



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万花筒,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


3.专业大师:我创造


师:同学们做得都非常好,一些Scratch高手已经出现,大家离成为大师级别的专业人士,还有一步之遥!请同学们利用前面所学的方法,继续探索Scratch其他功能,实现个性化万花筒。


学生自行探索Scratch的新功能,设计出自己的个性化万花筒。等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法。


三、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先根据评价表开展自我学习评价,再引导学生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制作出了神奇的万花筒,同学们通过发现、探究、创造,编写出了万花筒程序,表现出色,老师为你们自豪。相信Scratch程序也会像万花筒一样,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丽和独特的惊喜。


实践反思


教师应当围绕项目的主题,开展与项目紧密结合的活动任务,任务和任务直接通过一系列问题衔接。任务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经验等,但也不能让学生一蹴而就,要有梯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项目学习才能让项目完成度更高,质量更好,同时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信息能力得到提升。


虽说项目式学习中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不应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任务的布置、资源的提供、节奏的掌控,这些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就好比是“后勤保障”,抑或是“坚强后盾”。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中教学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以便学生的课堂生成,协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应该围绕质疑、合作、创新来开展,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多方途径去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新知识、新技能。在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大项目并不是以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合作是必然。合作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在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促进项目的高效完成。对一些未知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安慰学生不必持有畏惧心态,利用旧知,甄别、筛选、摸索、探究、思考,有了这样的思维链必将有创新。


随着教改和“双减”的实施,项目式教学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了一剂良方。当然项目式学习不能为“项目”而“项目”,要透过项目表面看学生本质,真正走进项目式学习,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更加“有温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