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集团 盱眙举办“感恩 ·善学”大型专题演讲 南京召开中小学衔接教育现场会 绽放生命色彩成就精彩人生———海门市通源小学“新生命教育”研究巡礼
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3期 总第4106期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3期  下一期
绽放生命色彩成就精彩人生———海门市通源小学“新生命教育”研究巡礼
来源:海门市通源小学 作者:徐勇 发布日期:2010-12-06 14:19:56

     2007年3月,海门市通源小学“新生命教育”研究作为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正式开题研究。三年来,通源小学以“新生命教育”全面统领学校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全面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享受着生命的幸福,绽放出生命的美丽色彩,成就学生的精彩人生。
     一、生命的德育课程——润物细无声
     在“以德为先”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开设新生命的德育课程,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为基本目标。为了增强生命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主要围绕三大板块设计:
     在各种重大节目如:劳动节,开展 “走进蔬菜世界”实践活动;国庆节,开展“感恩祖国”系列活动。学校还围绕教师节、国防教育日、全国安全教育日、世界残疾人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社会热点如“5.12”汶川地震,学校开展“让生命更闪亮——关爱他人”主题活动;“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学校开展了“祝福神七·探索宇宙”系列活动等。针对孩子的用眼不卫生,开展了“眼睛——心灵的窗户”活动;针对孩子浪费的现象,开展了“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痕迹”活动等。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规训和培养,文明素养得到提升。三年来,一大批的优秀学生被学校评为“行为规范示范生”,更有一批学生获得“海门市三好学生”“海门市优秀小公民”荣誉称号。
     二、生命的阅读课程——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校以“书香班级”建设和“图书漂流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书香童年”计划,硬件上完善学校的阅读条件,制度上保证师生阅读质量,并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从各个方面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飘满书香。
     三、生命的艺术课程——舞出生命的绚烂
     学校全面启动艺术课程改革,从整体出发,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重视乒乓球和舞蹈等特色项目的培养、定期举办的阳光体育节、以培养学生个性为重点的社团活动,都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展示平台。艺术课程的全面改革,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艺术涵养,让学生的生命因为艺术而更加精彩。
     通过研究,在快乐大课间、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快乐地徜徉在艺术的天地中,艺术修养得到熏陶。葫芦丝乐队和跆拳道社团成为学校的特色社团,吸引了一大批的学生参与其中。海门教育电视台多次报道我校特色社团的开展情况及活动成果。
     四、生命的校本课程——红杏枝头春意闹
     如果说,生命的德育课程、生命的阅读课程、生命的艺术课程是通源小学对原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赋予其生命的内涵的话,那么生命的校本课程则完全是通源小学自主研发的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程体系,它标示着通源小学在新生命教育特色发展层面走在海门教育的前列。
     2008年6月,校刊《新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专刊正式出刊。学校通过组织一批骨干力量,广泛地搜集生命教育材料,为三至六年级编排新生命教育教材案例,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方面。一大批教师“卷入”课程开发的“滚滚浪潮”中,已经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研究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学校通过“每周一课”“第二课堂”“优课展示”等形式在学生、家长、教师中间全面推广新生命教育,并且尤其注重学生对于校本教材的学习感悟,要求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校本教材,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学校还将学生的读书心得集结成册,并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花开的声音》。
     2009年4月,《新生命教育》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校刊评比一等奖”;2009年7月,校刊《新生命教育》2009年第一期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阶段性优秀成果”。
     源通活水蕴自丰,新生命教育的种子已经在通源小学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并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全体师生将继续坚持“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师生拥有“真知真爱”,让每一个师生兼备“通济通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