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1期 总第6101期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1期  下一期
互联网时代的建构性教学(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余胜泉 发布日期:2022-01-03 11:04:11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

 

信息化教学的典型误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电脑及移动终端设备以其低廉的价格、便捷交互的特点,逐渐从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变为触手可得的消费品,这也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信息化教学还存在许多误用、滥用等典型误区。


一、以信息作为知识


信息即知识,这是严重的认知错误。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为知识。在中小学教学中,信息通过教师的讲授转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经过学生的思考与行动后,才能称为中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因此,认识网络和连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例如,电子书包可以将不计其数的书本存入电脑,降低了书包的物理重量,但电子书包中承载的只是信息,究竟有多少信息能转化为知识,我们不得而知,这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变相的认知“增负”,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在于内化,在于与知识的深度交互与互动。中小学生年龄偏小,自主学习意识尚未形成,对他们来说,阅读不等于学习,信息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大量的信息堆积只会造成信息超载,让他们感到压力,产生认知倦怠,无法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过多的多媒体教学


当今学校大多普及了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每位教师都能够使用PPT开展教学,但课堂中过多、过于密集地呈现PPT内容,会使学生只关注PPT中有趣的画面,而忽视了知识点的文字表述,更无暇抄录笔记。还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科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内容过多得形象化,反而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会运用VR技术直接呈现诗词中描述的景象,这无形中压缩了古诗词的韵味,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剥夺了学生对文字和美的感受能力。


三、浅层次的课堂互动


信息技术为课堂活动结果的实时统计提供了可能性,如答题的正误比例、票选结果等,对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互动属于浅层认知,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却对中高年级学生掌握和了解复杂知识起到阻碍作用。


四、浅层次的视频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微课、录播课等单向知识传输的在线教学手段成为许多教师、学校特殊时期不得已的选择。但就目前来说,这种教学形式还不是中小学教学的常规形态,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浏览视频进行学习是一种浅层次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反思机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表面化的,仅停留在对知识技能的机械记忆方面,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不能够让学习者建构起对整个问题的认识,更无法让他们对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


五、过分的技术炫酷


一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要将5G、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应用于课堂,过分关注技术而不遵循教育规律,忽略了学科知识的教学。例如某校进行火箭升空实验,学生只是按照说明,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了实验,但是否掌握了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否真正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是否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火箭升空的高度?……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得知。整个教学过程缺少过程性数据来表征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创新学习是否有效发生,没有真正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缺乏深度思维。


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


一、建构性学习的基本要点


建构性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建构性学习是学生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意义、共享和参与社会认知网络的过程,强调外部学习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建构性学习主张从促成能动的知识建构为目标来设计适合“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重视学生内在的知识建构过程。建构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八个特点。


情景:建构性学习环境下的问题应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真实任务,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有可能被他们解决的问题。


复杂:建构性学习环境下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复杂程度,至少没有浅显明显的答案。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积极:在建构性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主设计方案、建构知识,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意识:建构性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生自身必须了解要做什么、如何做、最终达到什么目标等。


建构:新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或知识之间必将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将促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知识。


合作:建构性学习环境下的问题往往是真实的。这种任务的解决离不开与其他学生、教师或专家的合作。


交流:学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适应、了解社会协同的规则,发展社会性,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协同和协作,将有助于在建构性学习环境下问题的解决。


思考:建构性学习环境下,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反思所做的事情,以便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建构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对知识形成深刻理解


建构性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达成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达成了知识、领会、运用的浅层次教学目标。而建构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达成浅层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问题放到情景中,让学生解决情景问题,在解决情景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建构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使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体系来学习探索新知识,促成学生从浅层次认知目标向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迁移,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许多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密切的联系,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在努力地揭示这种内在的联系。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除传统的代数解法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工具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有了深刻的理解,所建构的知识便是灵活的,而不是惰性的、死板的。


同时,建构性教学还能够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多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境中,分别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更容易激活这种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解释新现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教学“冰的融化”时,教师设置情境:一条棉被包裹着一块冰,一张锡纸包裹着同样大小的冰,哪一块冰先融化?一些学生认为被棉被包裹着的冰先融化,因为棉被使冰温暖。但实验结果显示,被锡纸包裹的冰先融化了。通过讨论得出,棉被具有防止能量交换的功能。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所建构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以及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而不是仅仅记住别人研究出来的、等待他们接受的结论,这将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建构性学习的内部过程:高水平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概念、原理的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建构性学习和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学习。学生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与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作出检验。


四、建构性学习的外部过程:充分的合作和沟通


在建构性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将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而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学生要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归纳。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建构性学习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但并不轻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思考和知识建构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先保留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会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并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而后再提供相应的引导,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或者从学生的见解出发进一步提炼和概括。


五、建构性学习的教学任务:多样的、情境性的信息


建构主义者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希望把知识融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中,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贴近日常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将知识进行情景化应用的能力。


例如教学STEAM课程“建立塔模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中成本与安全的重要性,需要学生设计一座塔模型,自主选择材料、计算建筑成本并识别安全隐患。课程以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两起建筑事故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白规划建筑项目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生命安全、成本、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等。之后让学生在社区建筑物上找二维或三维的形状收集建模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稳固的天然结构,如鸡蛋、蜘蛛网、鸟巢等,为接下来建造安全又成本低的“塔”做好准备工作。整个课程从日常生活课堂,又到日常生活,之后又回归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学有所用,体现了情境性的特征。这一教学实践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理解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呈现,是一种典型的建构性学习。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而获取知识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一个人获取知识来源的能力比知道现有知识更为关键。教学中也不再只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更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现代社会一方面需要掌握各方面信息才能驾驭全局,另一方面靠一个人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情景、一个领域、一个学科的全部内容是很困难的。学生在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中观点和概念之间发生连接、识别范式和创建意义的能力远比内化部分知识的能力重要,因此更需要在建构性主义的支持下开展学习和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