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5期 总第6063期 2021年10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5期  下一期
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余胜泉 发布日期:2021-10-04 16:25:22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

 

智慧教育是利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环境,利用人机协同的教育智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构建出能够培养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智慧教育旨在构建具有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和新人才的教育体系,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不可回避、不可调和的结构性困局依然存在。认识并破解结构性困局,是当前智慧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育信息系统存在结构性困局


一、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碎片化


教育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教育信息系统物理隔离,早期的教育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系统入口不一、界面不一、认证方式各异、数据不贯通、功能老旧,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感差;系统数据资源类型各异、来源不一,数据不规范、标准不一致,系统管理分散、贯通成本高,而这些碎片化的呈现都直接加大了数据的汇聚难度。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关注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碎片化导致的系统同质化、物理隔离等问题,建设符合用户需求和数据动态流转的教育服务系统,为实现教育个性化、智慧化打下基础。


二、系统统筹建设和分散建设存在两难困境


教育信息系统有两种建设模式:统筹建设和分散建设。统筹建设是指区域建设通用的教育信息系统。当前的统筹建设无法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和高服务质量;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下的信息系统也存在服务能力低下、服务体验差以及缺乏及时服务响应等诸多问题。这种行政命令推动下的服务,其效率会随时间而下降,进而使得信息系统慢慢走向“衰亡”。分散建设是指学校建设符合学校个性化需求的教育信息系统。当前的区域化数据共享常常受制于系统的物理隔离,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智能化应用,且学校对此投入大、周期长,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


因此,教育信息系统面临统筹建设和分散建设的两难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不能只是简单地二选一,而应探索更加系统科学的解决方案,在云网融合的基础上,低代码实现不同来源服务的汇聚与整合,使之既能推动个性化的应用发展,也能实现大平台的规模化效应。


三、智能技术增大维护管理复杂性


智能教育水平越高,越需要依赖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而智能技术(如AR/VR、5G、人工智能)的先进性增加了维护和管理的复杂性,对学校的软硬件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智能技术需要较为复杂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因此对技术支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技术总体运行成本高昂,学校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支撑智能教育服务体系,因此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教育信息系统持续维护难


学校的教育系统是服务性的,需要根据教育用户的需求持续地迭代改进,为用户提供高鲁棒性、高服务质量、高使用体验的系统。这意味着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持续投入的项目,而非一次建设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同时,学校以商品形式购买的教育信息系统缺乏持续维护。很多学校以商品形式从一些小公司购买教育信息系统,但这些小公司会存在经营不善、过早倒闭的风险,导致无法持续提供维护服务。若不持续维护和迭代改进教育信息系统,则会因为系统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教育资源匮乏、用户使用体验糟糕、技术落后等问题,使系统成为一个无人访问的“电子鬼城”。因此,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学校教育,需要持续改进教育信息系统,使用户能使用高水平、高稳定性的教育服务系统。基于现有的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模式难以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需要新的建设模式以应对传统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提高教育用户使用系统的意愿和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热情的关键。


五、教育应用动态多变开发难


教育行业以服务人的发展为核心,服务对象的动态发展性决定其业务流程是动态的、情境化的、多变的。学校需要柔性可重组的、贴近用户具有服务性质的教育服务系统。统一流程的普通型软件很难满足不同学校、教师个性化教育场景的需求。如何高效利用智能技术开发出符合多样教育需求的教育应用,成为持续推进智慧教育的另一个难题。


六、校园网络安全性易受挑战


学校作为育人的核心场所,既有责任将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也要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的校园生活环境。普通学校受制于缺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网络安全管理不完善,容易受到外部黑客及不良机构的攻击。而且,网络环境多变,学校常规的网络安全模式往往难以适应新技术和网络形式变动升级带来的潜在风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若将校园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作为一项服务,可以通过租赁或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则有可能应对复杂的网络变化和技术升级带来的挑战,从而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推进智慧教育的核心要从平台、资源转型为服务


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重点是教育服务,它包括业务服务、数据服务和资源服务。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要从原本的建设驱动转型为应用驱动,从关注数字技术转变为关注如何应用技术为教育用户提供智能服务;智慧教育也要从平台建设、资源建设转型为服务建设,将服务作为持续推进智慧教育的核心,这是从根本上破解结构性困局的关键点所在。Berkeley一位研究者认为,PC机将计算带给所有人,互联网将信息带给所有人,云计算将服务带给所有人。我认为,教育信息化不应该是拥有技术本身,而是技术支持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教育服务。


一、智慧教育服务建设是智能技术转型的必然


智能技术的复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更新的频繁性,以及技术出现时间短、相关人才紧缺等问题,导致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提高、维护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智能技术的拥有者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形下,推进基于云网融合的服务体系成为必然。


首先要变革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服务构建方式。企业、学校要从单兵作战转变为多所学校、多个企业协同工作,企业要由智能技术的软硬件售卖者转变为智能技术支撑的服务提供者和维护者。其次要变革学校在智能技术中的角色。学校要从高端技术的拥有者转变为高端技术的使用者,无需关注智能技术的内在实现、技术类别和服务载体。


因此,无论是从学校角度看智能技术的使用,还是从企业角度看智能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让更多技术能力强的企业和对教育需求理解透彻的学校参与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服务创建工作,促进智能技术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效益,并且能被更多学校使用。


二、智慧教育服务建设是推进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需要资源丰富、性能稳定、高可靠性、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需要学校转变观念,从系统的拥有者转变为系统的使用者。因此需要企业作为教育服务商提供SaaS应用(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使得教育服务可以像任何服务一样被传递、使用,学校即点即用,无需维护,按需使用,共享成本,稳定安全,减小创新变革风险。学校也不再为繁重的平台建设、资源建设所累,能与本校或其他学校的专家一起探究如何将应用服务商提供的教育服务与各教学环节、各教育要素深度融合。

 

基于云网融合平台创建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学校、企业、政府共同参与智慧教育服务建设、维护、管理工作,助力教育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便捷化。这些低成本、轻量级、高可用的服务能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恰如其分地融入教育系统,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赋能。


三、智慧教育服务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智慧教育依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这些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发展非常快,一个系统一年内可能会迭代无数个版本。学校以商品的形式购买教育信息系统,而非系统支持下的服务,当这类系统脱离开发企业的技术支持,就难以跟上技术迭代更新的步伐,从而会因为系统功能老旧、技术落伍等原因,导致系统不可持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将一次性的软件购买转变为持续的服务使用,使企业为了让用户续费而不断提供后勤式服务,在为学校提供个性化、健壮性、高使用体验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企业级的信息系统运营维护、迭代更新等服务,才能保障系统持续、健康地运转。


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并规范智慧教育服务的构建,建立平等的服务交易机制以实现教育服务资源的聚合;教育服务商通过相互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为教育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智慧教育服务;教育用户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差异性,他们负责提出服务需求,并使用教育服务、进行相应的反馈。教育服务生态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三方紧密合作、无缝衔接,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之5G赋能智慧教育论坛专家报告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