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山东▪技术拾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4期 总第6058期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4期  下一期
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教学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聂兰奎 发布日期:2021-09-20 09:20:31

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其核心组成是教学视频,此外也包含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练习测试、教学反思、素材课件以及教学设计,其特点是内容具体、主题突出、资源容量小等。将微课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然而,如何利用微课设计课堂导入,部分教师仍然缺乏认识与经验,故此,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用微课设计课堂导入分享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因为课间活动而松弛的状态,充分调动其能动性,促使求知欲和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众所周知,微课建立在视频教学基础之上,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的感官刺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给教师讲解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微课的介入能够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由抽象向形象,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化,方便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探究知识,从而达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基于微课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1.利用微课进行情境导入,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


兴趣是强大的内驱力,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力量来源。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侧重思维形象、好动活泼等特征,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直观、立体、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精彩、有趣的教学情境,以生活情境效果最为明显。究其根源,小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会产生莫名的亲切感,身心放松,其畏惧、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心理均会被消除。所以,生活情境能够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及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大家排好队”一课时,我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如迪士尼乐园、动物园等购票处,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在购票;公交车和地铁站上车的位置,乘客排着很长的队等待车子;食堂打饭窗口以及超市结账的地方,顾客排成一条长龙等候服务。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学生来说十分亲切,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微课视频的影响下,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课堂,并且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形成了深入的理解。


2.利用微课进行问题导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


学起于思。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征,于新课导入环节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在“找到问题答案”这一力量的驱动下,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效理解和内化知识。这种有效的微课导入方式,教师应合理运用,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视频资源以及问题,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教授“快乐过新年”一课时,我利用微课视频将我国各地过新年的特色活动以及不同习俗充分展现出来,使小学生通过视频资源了解每个地方过新年的基本礼仪与民俗文化,透过不同地区的不同活动形式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视频中用卡通人物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过年吧?你们知道过年有哪些文化习俗吗?过年的时候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呢,有什么寓意吗?为什么要放鞭炮呢,有什么寓意吗?你们过年一定都收过压岁钱吧,这又是什么寓意呢?”随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利用微课进行资源导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生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利用社会实践、网络等途径拓展学生视野,有效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听课的动机,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在道德与法治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前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网络资源,精心筛选资源并且将它们制作成微课,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干点家务活”一课时,为让学生对家务活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付出的辛劳,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也为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做家务的方法与技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驱动学生主动承担家务,我提前从网上收集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务劳动的视频并进行整合,在新课导入环节带领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有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微课视频,学生真正认识到家务活原来有这么多,也认识到父母背后的付出与辛劳,这不仅唤醒了他们听课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有了更加积极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导入环节有效应用微课,动态、精彩的视频影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快速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感官刺激下,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导入环节趣味性与有效性。在有效教学目标驱动下,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微课导入情境、问题和资源等,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