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4期 总第6058期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4期  下一期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洪宇 发布日期:2021-09-20 10:21:12

周洪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一、提出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在这个伟大时代背景中和关键时间节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湖北时强调,要推动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以长江经济带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此时的“高质量”一般局限于经济领域,当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育也必须适应新变化、新要求。


二、提出意义


我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本质上是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的有机融合。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一方面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体系更为完善、更为多样、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是要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然而,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一个总抓手,目前来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便是建设教育强国这一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总抓手,也是必然要求。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提出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也为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对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三、建设要点


1.坚定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把握重点形成合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3.筑牢教育体系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4.适应发展新格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深度参与创新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6.着力补齐短板,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7.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8.促进全面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成教育强国的客观需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根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是总的指导思想,加快教育现代化是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动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历史使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从大到强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树立新的发展观。因此,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数据来看,194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只有约12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约44万人,初中阶段在校生约83万人,初等教育在校生约3766万人。到2020年,我国高校在校生约4183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约4128万人,初中阶段在校生约4914万人,初等教育在校生约10725万人。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5%,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为99.96%。70多年来,不管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还是教师队伍总量,我国的教育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数据无法证明我国已经是教育强国,我国仍在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路途上。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阐述了未来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我国教育领域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既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保障。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在我看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其次要明确工作方针、工作机制、工作宗旨,最后要明确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措施。要理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概念,应分层分类理解,不能简单局限在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上,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育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该表述将原来的“双一流”简称变为了全称,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样避免了过去“双一流”只局限在少数的大学和少数的学科。“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比过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让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有了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发展和前景、自己的目标,这是“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


三、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工作体现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除了国家投入,还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系统管理的有机统一,将职业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起来,避免行政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职业教育管理格局;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实现“三统一”(学历与证书统一、理论与实操统一、学历培养的系统教学目标与就业培训的教学模块统一)和“三整合”(教育与培训资源配置统一整合、教育与培训专业的分类整合、教育与培训登记衔接的有机整合);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四、建设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该表述将原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两个体系做了新的调整,未来,终身学习体系将专指建设高质量的终身学习体系。


五、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改革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师生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好、衔接好、落实好“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大力扶持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教育智库建设。二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三是健全完善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完善教育投入结构,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经费使用机制。四是加快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全教育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健全“破五唯”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五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精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教育立法和修法进程。六是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