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践行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0期 总第6020期 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0期  下一期
稳中求进,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访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长赵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占雪 张易南  发布日期:2021-06-07 15:15:08

赵凯,高级教师,吉林市永吉县人大代表,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他科学严谨,勤政务实,敬业高效,带领学校教师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得到了上级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校长的眼里,老师没有缺点。”这是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长赵凯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落实课程计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施“立美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内涵提升。


学校先后开展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父母、敬师长、懂礼仪,争做乐学、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四月读书节、六月艺术节、九月体育节、十月科技节,处处体现着学校“和美共进”的办学理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德。


赵凯也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他积极与上级部门协商,在线上教学期间进一步优化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力度,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加强建设
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下辖2所村小。学校为中心校的每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20个教学班班班配有一体机,室室都有多媒体,学校下辖村小也实现了一体机班班配。学校有信息化接收设备4套,每所村小2套。学校还建设了校史馆、特色馆,改造了美术室、音乐室、乒乓球室、图书室、阅览室。2020年,中心校新建了一个录播教室,实现了与村小同步上美术课。


赵凯积极争取,多方筹措,协调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了幼儿园楼、消防水池,投入资金改造校园网络,如今学校的网络带宽已达到500M,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学校所属的学区也会共享教学资源,学校还购置了小型的服务器,助力本校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学校教师都申请了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账号,开通率达到100%,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赵凯表示,今后学校将不断加大后期的跟踪普及应用力度。


深化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为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将信息化教学列为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课题,积极组织教研活动。


为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次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了教育局统一购买的“学科助手”的应用方式,结合校内的教研活动,学校开展了“立美杯”教研课活动。同时,在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中,学校也把信息化教学应用纳入其中。针对老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困难的实际情况,学校组织开展了结对活动,以新促老,带动老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每月还会选拔出4名优秀教师参加吉林市“互联网+乡村教育”的直播课,直播课结束后,校长赵凯会组织开会,指出不足之处与值得借鉴之处,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现在,教师们都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课程资源也运用自如。目前,学校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32人,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


统筹推进
保证线上教育教学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快速反应,制订了学校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方案,全校全学段全学科统筹推进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在赵凯及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及时建立班级钉钉群,时时监测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学校还将自己开发的课程及社团活动(纸编、武术、足球等)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保证学生居家学习不单调、有质量。同时,学校发挥中心校的师资优势,让下辖的2所村小的学生直接加入学校的线上课堂进行听课,享受中心校的教学资源。


学校的线上教学已经结束,但线上教学对教师们的影响深远。教师们从最初对信息化教学的抵触到接受,并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他们逐步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能让学校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教师运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一些教师有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问询。


在赵凯的带领下,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信息化教学开展得越来越扎实。未来,学校将借助现有的设备,深入钻研,深化培训,帮助教师们使用好信息化教学设备,应用好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继续发挥中心校的师资优势,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平台,让村小的学生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