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县域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的策略研究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热明 刘文娟 发布日期:2021-05-10 10:47:51 |
在特殊时期,线上教学克服了因隔离产生的时空障碍,弥补了县域中小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减轻了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巨大影响。本文以新县为例,通过对县域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探索线下和线上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新县在编在岗教师总数为3869人,参与在线教学教师达3344人,占比86.43%;全县在籍学生共计54047人,参与在线学习人数53025人,占比98.11%;全县小学、初中、高中生每天线上学习平均时长分别约2.8小时、4.3小时、4.7小时。线上学习途径不同,其中80.60%的教师和63.90%的学生选用手机,25.10%的教师和3.86%的学生选用电脑,3.20%的教师和3.15%的学生选用平板,29.10%的学生通过电视。 二、线上教学策略
为保障线上教学有序开展,新县教育局印发了《新县中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延迟开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和《全县中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延迟开学期间网上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指导专家组。新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延迟开学日,正是读书时”中小学生读书活动、中小学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和“一堂好课”在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让线上教学的任务、计划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拓宽线上教学内涵和外延 为落实推进“五育”并举,新县教育局要求学生假期做到“六个一”:每天做一小时作业、读一篇经典名著、写一篇字、锻炼一小时、做一次家务、和家长谈一次心。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家庭实践活动和寓教于乐的亲子益智游戏。语文教师开展古诗文线上诵读比赛、写好规范字、我是练字小能手等活动;数学教师组织开展口算小达人、有趣的数学现象等活动;英语教师开展点读小比拼、比比谁书写得最规范、单词卡片我会做等活动;体音美教师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美术绘画、听歌学歌、锻炼身体等活动;班主任则组织“我是家务小能手”每日打卡活动,引导学生多干家务活动;学校和年级组组织开展“我是养花小达人”“寻春 赏春 写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体现“小、巧、活”,极大拓宽了线上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教学到教育的跨越。
少数学生因为家里不具备网络环境、缺少学习终端设备等无法正常参加线上学习,新县教育局协调好各方社会力量,发动捐赠电视和手机,协调免费入网,提供网络上门维修、赠送流量、网络提速等优惠服务,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按照“一人一策”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共同助力线上教学。
教师不回避灾难、直面疫情形势,对教学内容灵活有度地调整,自行录制主题为“在危机中成长,把生活当课堂”的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课视频;将防疫知识、战疫先进事迹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在线学习;组织发起“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崇尚英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我当主播诵英雄”主题活动;组织“防疫手抄报”评比展示……把疫情防控中的各类素材转化成了鲜活的教材。
三、效果评估与问题反思 线上教学期间,个别学校确实存在线上学习流于形式,各学科缺乏统筹协调的现象。因平台教材版本、教学进度、方式侧重点不同,学生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平台。一些家长和学生对线上学习方法掌握不够,无法配合教师。个别学科教师在休息时间发送学习资料和任务、要求每天线上打卡,导致学生及家长负担加重等问题。 复学后,各学校积极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组织学生入学考试和阶段检测,及时对线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单元复习和查漏补缺,对学生掌握不扎实之处重新学习,强化巩固线上教学成果,力求平稳顺畅地过渡到正常教学。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