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鹤壁市致远小学:活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互联资源共享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毋昆 杨志强 发布日期:2021-05-10 10:43:53 |
屏幕中,数学教师吴莹正在执教“分香蕉”一课;屏幕外,数学研讨组正在认真观看,做好记录……
在致远小学,教育信息化引发了思想的碰撞。 “我们学校与鹤壁市湘江小学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为宗旨,以网络为平台,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联合打造智慧教学共同体,形成了‘个人备课—校内网络集体备课—校际网络研讨改进—个人再备成果共享’的集体备课新模式。”致远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代宝如是说。
在致远小学,集体备课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个人备课,即个人将认真备好的教学设计上传到校内网络备课空间;第二个环节是在教研组长带领下,上网浏览,集体研讨,写下网络评论,备课教师修改,形成二次备课稿;第三个环节是将二次备课稿上传到校际备课空间,两校教师共同研讨、评论、改进;第四个环节是主备课教师根据共同研讨结果形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上传后供两校教师教学参考使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继续研讨。 通过网络平台,思想的碰撞冲破时空局限,两校教师各抒己见、大胆创新、畅所欲言,达成了相互督促、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按照五年内两校教师交流一个周期的原则,两校建立了定期举办交流课、联合教研等制度,保证智慧教学共同体激发师资“倍增效应”。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致远小学成立了以高代宝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并邀请专家为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致远小学还注重信息化硬件设施升级:以2020年为例,投入3.6万元,新购8台办公电脑,实现了每位教师拥有一台办公电脑;投入13.5万元,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投入18.8万元,改建报告厅音响、大屏等;投入12.4万元,用于监控室储存器扩容;投入8.05万元,建设双重预防体系。这一年,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累计投入56.35万元,占全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的51%。
致远小学在“网络学习空间”“班级集体空间”“主题资源空间”“名师空间”等各种空间应用模式上下功夫,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重在应用,包含个人空间服务、个人知识管理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互动交流服务、自主学习服务等。这一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 截至目前,致远小学教师和学生全部在鹤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了网络实名空间。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