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用大数据为教育赋能——昆山市大数据精准教学改革之路侧记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沛铷 发布日期:2021-05-10 16:00:10 |
本报讯 近日,昆山市“推进应用深化融合”大数据精准教学研讨活动在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举行。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张兰娟,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阳、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春勇出席活动。 大数据精准教学是指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通过采集和分析学校日常考试、测练、练习等全场景学业数据,快速把握学情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截至目前,昆山市已有46所初高中试点推行大数据精准教学改革。 抓重点,为课堂教学赋能 “备课更轻松了,知识点讲解更有针对性了,精准教学成为现实。”这是大数据精准教学给教师们带来的最大感受。梁志是娄江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在使用终端整理的数据做备课工作后,他认为,有了大数据和学情分析系统的支持,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定位学生练习中的共性和典型错误,精准分析错误原因,配合线上资源拓展,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化学教师张立民工作30年了,近几年,他明显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我虽然54岁了,却很喜欢新生事物,有了大数据构建的学情信息,从前教学中不清晰的地方变得一目了然,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们的精气神也调动起来了。”张立民说。
与此同时,大数据精准教学也能为教师实现减负增效,其推出的阅卷、组卷、数据统计功能大大节省了手工化操作流程,将教师从传统备课方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去优化教案、解读课本,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