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STEM理念下第一学段游戏型项目化课程的开发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君丽 发布日期:2021-05-10 15:44:32 |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STE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家一致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一二年级刚开设科学课,学生动手能力弱,所以STEM课程的开设偏向中高年级。其实,第一学段的学生也能参与项目化学习,也能从中收获乐趣、体验成功。教师可以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型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了解STEM理念及基本的操作技能。 一、开发游戏型项目化课程的优势
如何开展第一学段游戏型项目化课程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在“搭高塔”项目化学习时,教师不需要跟学生讲解建筑基本部件、建筑结构力学、建筑造型、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等知识,只需要把积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要想高塔搭得稳,必须用积木平的一面做底座,而且底座稍大些更好。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利用积木搭建一个高塔,并比一比哪一组搭建得高。 2.种植类项目化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游玩场所。
孩子不仅和大自然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还和动物有着天然的联系,喜欢小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第一学段的女生平常爱玩的游戏之一,就是模拟给喜爱的小动物喂食。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喂食”这个主题,开发相应的项目化课程,如给小鸟设计喂食窝、给小狗设计喝水瓶等。
STEM教育注重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的思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制作课程,如制作挎包、制作铅笔加长器、制作一款个性迷宫等。 “铅笔加长器”来自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二课“小小工程师”。教学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铅笔使用久了会越来越短,短到握不住时该怎么办?在问题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制作铅笔加长器,而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非常丰富,如果不加以限制,他们会把钢铁木棍、一滴化学药水百变任何物体等不切实际的元素都添加到铅笔加长器上。所以,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给出简单易取的材料,设定合理的环境,在这样一个范围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给铅笔加长,自主支配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3D打印应用广泛,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众多领域都有涉及。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3D打印笔简单易学,挤出热融的塑料,然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学生可以自己手绘立体画,开发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若需要“定制”,就可以找3D打印笔帮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