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7期 总第6003期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7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媛媛 发布日期:2021-04-26 10:09:33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教授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致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很多不足,表现出不敢表达、不会表达且害怕与人交际的胆怯心理。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经过倾听、分析理解并以合理方式与人文明和谐交流的能力,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的表现,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呢?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情境,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素材,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交际情境的创设,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我,有效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大象的耳朵》讲述的是一头大象有一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大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它以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的故事。教学时,我让几个学生戴上课前准备的不同动物的头饰上台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象耳朵的与众不同。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语言交际的艺术魅力,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优点的道理。
 

二、贴近学生生活,扩大表达空间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话题,遵循了儿童心理特点,可有效地扩大学生口语表达的空间,使他们乐于口语交际,勇于表达自我。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呢?”我试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假如在雨天行走的时候,我们遇到较滑的路面,都会下意识地将脚趾弯曲起来,为了抓住地面,防止滑倒。爬山虎的脚巴住墙面也是这个道理。交流中学生惊叹道:“爬山虎真聪明啊!”“作者观察真细心!”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发言,有效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可见,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生动的事例就是最好的教师,只要留心生活,就能引发学生文思如泉的表达灵感。
 

三、系统交际训练,提升口语技巧
 

语言交际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将口语交际训练系统化,才能有效提升口语交际的技巧。
 

口语交际系统训练,体现在难易程度上。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时,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差异,从简单入手,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一般到特殊,根据所学内容将交际技巧、所学知识点和情境有机融合到一起,将口语交际训练系统化。
 

口语交际训练系统化还体现在训练的要求上。低年级学生能理解、复述简单内容即可;中年级学生要能清晰地讲述一件事情;高年级学生则要明白他人所叙述的内容,还要有灵活表述的能力。
 

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课文写出了谁和谁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谁有着什么样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还赞扬了谁勇于改错的精神?根据这样的脉络,结合叙述六要素,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性格特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生动的故事情节,表达着自己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声情并茂的口语表达,获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口语交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鼓励、表扬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语言交际欲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