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微课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媛 发布日期:2021-04-26 09:57:13 |
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盛行,教育领域仿佛也迎来了自身的第二次“进化”。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波及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些新兴技术实现教育和信息化的双赢,是值得每一位教育人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从实际教育教学的维度,谈一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初中美术课堂应用中的思考。 一、微课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很难看到其在基层美术学科教学中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的强有力优势,而微课则开启了笔者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美术领域的一扇门。 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性,教师示范、作品展评、资源和素材搜集都十分重要。但教师示范所耗时间较长,工具、材料也相对烦琐,还会受到地点、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而微课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学生还能通过微课反复学习,有利于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学习。微课本身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更能起到广泛的传播作用。
1.助力教师再学习
(2)助力制作视频软件学习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多种软件的使用技巧。当前可以用于视频编辑的软件太多,所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软件和拍摄工具尤为重要。笔者用的是“大疆口袋云台相机”,小巧方便,既可以拍摄素材,配套的软件还可以方便地制作视频、图片素材,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制作上课资源。 (3)助力素材提取
2.助力学生学习
“重复的魔力”一课举例学习了两种有规律的重复,学生就会产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重复都一样呢?原来,重复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只是学习了其中的两个小点。这时候,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组内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课后参考微课,再进行资料搜集与整合。以往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善于绘画,有的善于思考,所以完成作业的实效往往不易掌控。有了微课,大家在一起答疑探讨,就很少有学生在作业上犯愁了。这不仅是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也是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创作灵感,开拓思维。同时,在课堂中学生思考迸发的观点,教师可以拿来作为下节课讲解的素材。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