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教江苏•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7期 总第6003期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7期  下一期
大数据环境下初中信息课堂协作学习策略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宋乃春 发布日期:2021-04-26 09:55:15

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琳琅满目,教师需要为学生筛选出高质高效的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以帮助学生找到真正适合的学习资源。在满足学习资源个性化服务后,教师需要进一步转换课堂教学理念,变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在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化学习。
 

一、大数据与微课大数据的定义介绍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微课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学习实际需求,制作的简洁易懂的视频。它作为一种主题精练、文件短小、视频生动、知识呈现形式灵活多样的信息教学手段,在当代教育课堂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下网络共享、云平台、云存储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我们收集与筛选更好的微课资源素材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众多信息技术教师把微课资源放到一个平台时,这个平台就形成了微课大数据。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微课大数据素材支持下,教师可以精选微课。有了精选微课,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高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精选微课大数据,激发学生的协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精选适合的微课,让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眼中焕发活力。
 

教师要选择针对性强、对比鲜明的素材。例如在教学生健康使用网络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因为滥用网络给自己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真实案例,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借此提升学生的观看兴趣,加强学生对健康使用网络的重视,纠正他们的不良使用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课堂协作讨论。例如当学生观看一段微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结合他们平时使用网络的习惯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通过协作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精选微课大数据,营造欢乐的协作氛围
 

协作氛围的营造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理念。一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缺乏活力,课堂授课氛围较为沉闷,一般都是先讲解理论知识,随后布置学生完成小制作,自己动手操作模仿练习,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小结。这种教学方式老套死板,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热情不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和协作。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从传统保守的教学思维中脱离出来,借助微课大数据中的精选微课,让知识点形象生动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甚至可以借助AI设备,从视觉、听觉等使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例如在教学运用Excel创建电子表格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创建和制作电子表格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剪辑成微课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再由同学帮助挑错误、提意见,看谁挑的错误最多,教师记录成绩并给予奖励等,借助这样的形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与认知。对制作的学生来说,在其他同学的协助下,可以纠正错误认识和习惯;对纠错的学生来说,可以加深认识电子表格的制作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


协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改善课堂学与教的氛围。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实践微课教学,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激发学生的自主判断意识和处理问题能力。


四、制作精选微课,促进信息专业素养的提升
 

微课是协作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精选微课更是教师课堂成功的基石。信息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继续提升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在课堂教学实践和总结中不断提高微课制作能力,助力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的信息素养。微课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电脑中的文字或者将图片制作成视频,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前收集大量的课程素材,比如特殊的数据音效、合适的数字背景音乐、艺术式的数字动画等,然后精心甄选、编排和剪辑,融入设计理念和情感,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学情的内容,最终把充满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优秀微课呈现给学生。
 

教师还可以精选微课重新编排,生成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微课。大数据环境下,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基本学情数据的收集,了解学生信息数据,才能制订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协作教学还需要教师养成平等意识,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课堂上遵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巧用课堂分层施教,师生一对一沟通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协作兴趣和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环境下精选微课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氛围。随着大数据微课的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多样化,相信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