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初探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琦方 发布日期:2021-04-12 11:58:35 |
小学是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引路人”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本文着重对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2.培养审美能力 很多教师都是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技巧解答阅读题,这种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充分显现。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也感受不到文章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本身的张力,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1.对文章整体文义进行把控
文本细读可以与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按照班级的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层次设定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讨。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座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人一个小组。分组结束之后,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文本细读问题,如:漓江水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哪些词汇描写了漓江水?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谈一谈你对漓江水“绿”的理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探讨情况进行观察,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贯穿主旨,从而完成从整体到部分的衔接性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使问题更符合文章的主旨,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整体和部分的理解。 例如,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讲解寓言的含义,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逐层提问,如:青蛙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青蛙得知了外面的世界之后会想去看看吗,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学生能够通过逐层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感受文章的细节表述,充分发挥文本细读的作用。 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立足整体与部分之间联系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重视,充分发挥文本细读教学法的作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