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5期 总第5991期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5期  下一期
立足学生视角,让小学法治教育充满“童”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建 吴芳 发布日期:2021-03-29 15:33:38

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好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主要途径。现代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每个学生在法治素养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调动旧知,与课堂内容相呼应,从学生视角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故事出发,关注生活事件,让法治教育接上“童”气。
  

一、开展学生视角的小学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小学法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必须要尊重和适应学生的特点。开展学生视角的小学生法治教育是解决法治教育内容枯燥晦涩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身心发展会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心理发展方面,低学段学生情感外露,思维方式偏向形象具体,越往高年级发展,学生的情感就越趋向内敛,更偏向逻辑抽象思维。法治教育的开展,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特殊性,树立学生本位的理念。这不仅是法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所有教育开展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法治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小学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展的现状
  

1.教学课堂流于形式,偏离学生主体
  

当前小学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但由于学校文化课程较多、专职教师缺乏、师生不重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许多教师以灌输知识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如在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这一课的教学中,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安全游戏的规则意识。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生硬地告诉学生要怎么玩才安全,或者直接出示课间游戏规则,让学生朗读。更有甚者,高年级由于升学压力,课业较为紧张,部分班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本没有开展,或者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念念书,学生自己看看书。
  

2.校园文化偏于成人角度,缺乏学生参与
  

校园文化的布置,也是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达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不管是学校的规划设计,还是建筑、雕塑,甚至垃圾桶的摆放,都是从行政者的角度进行规划的,缺乏学生的参与。而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适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如我们可以在班级的班规、楼道间的文明标语、花草间的警示标语等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德育部门开展了第一届校园少先队代表大会。在大会中,许多班级的少先队员对学校的设备设施、规章制度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代表学生对学校的制度文化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但遗憾的是许多教育者都没有给予学生这个权利。
  

3.小学法治活动形式单一,脱离学生生活
  

每当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时,大部分的教师会开展制作法治手抄报、举行法治讲座等活动。然而由于法治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大多时候接收到的多是理论性的法律条文和知识点,比较生硬晦涩,不易理解,如果再使用这些枯燥的形式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那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很好地拉近学生和法治的距离,不能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法治,处处要用法治”的道理。
  

三、学生视角法治教育课程理念的基本内涵
  

1.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本
 

开展法治教育要了解学情,找到教育的“起点”;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找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的长远目标,更好地让法治观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比如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校园规则意识。但刚从幼儿园升学的一年级新生,规则意识较差,且对校园环境陌生,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就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着眼于让他们认识校园,了解不同教学楼、教室、功能室的作用等基本规范。而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着重培养他们安全游戏、保护自己、认识校园欺凌、不参与校园暴力等法治意识。
  

2.教学资源要从生活中来
  

上学路上,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同学相处时,明确同伴交往的规则;班干竞选时,了解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食堂就餐时,涉猎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垃圾分类时,可以强化环保的法律知识……一切生活皆是课程,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法治教育的资源,教师要细心总结加以利用。
  

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我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节日,设立情境,选择在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搜集与自身消费有关的事件及资源。后续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就可以很好地用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中去。将学生生活中选取的案例和情境作为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知法、懂法,真正地引导学生用法、尊法,我们的小学生法治教育才能接上“童”气,学生才能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法治。
  

3.教学过程要以活动为主
  

法治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科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因此,开展法治教育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在活动的活跃氛围中渗透法治理念。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如教学“快乐过新年”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为什么政府要禁止燃放烟火爆竹?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时间,从而对《烟火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有所了解。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走访各个班级,调查班级中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然后在课堂上一起来制订相关的规则,改善这些“违规”现象。这样的活动贯穿课堂,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讨论交流中,思想碰撞,生生互教。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互动,又将课堂总结的规则运用于生活实践,将法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4.教学评价要到生活中去
  

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检测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评价法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法治意识,是否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和实践。当教学活动结束,留下的是什么?只有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不自觉地展现出法治意识、法治观念,那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法治教育是成功的。
  

小学生法治教育要立足学生视角、关注生活事件,让严肃的法治理念充满“童”气,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法治教育的研究道路上,我将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继续研究下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小学生法治教育途径与策略研究”结题论文(编号:XJK17CZXX013)】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