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借“冰山” 巧赋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德琴 发布日期:2021-03-29 14:19:57 |
随着全社会对“家校生态圈”建设(即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视,各个学校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使得家校协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许。但因为种种原因,家校合作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提高家校合作的路究竟在何方?笔者苦苦追寻,发现萨提亚的冰山隐喻理论能不断激励亲子双方积极参与建设“家校生态圈”。
1.外因是亲子关系变化的条件
3.内外因相互作用促使亲子关系变化 冰山隐喻理论七层次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哲学理论是契合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冰面上的七分之二(外因),更要看到冰面下的七分之五(内因),促使家长和孩子反思自己的内在。正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家长和孩子看到自己的内在并思考具体行动的时候,更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不但看到自己的优点,更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寻找弥补不足的方法和途径。这时内在是与社会一致的,是正能量的,是具有爱的能量流动能力的,是能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这时冰山隐喻理论七层次就转化为家校协同的新动能,即理性思考内在,激发内在潜能,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冰山隐喻理论促使家长和孩子行事更加高效,内在更富有情感。 二、冰山隐喻,为亲子之爱提供新路径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笔者介绍了冰山隐喻理论的七个层次:行为,即当事人的言语、动作等;应对方式,即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和表里一致性等;感受,即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观点,即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等;期待,包括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渴望,包括希望得到爱、接纳、归属、创意、联结、自由等;自己,即我是谁,包括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等。 2.硬核家长的示范
事件:女儿的语文练习成绩不理想,课内阅读部分零失误,但课外阅读扣分较严重。
期待:女儿平时多看点书,多积累点课外知识。
三、冰山隐喻,为亲子之爱增添新要求 1.多形式,降要求 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条件、时间精力不同,所以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家长,而应采用多种形式。如有的家长文笔好,洋洋洒洒数百字,可以拍照在微信群里分享;而有的家长文笔一般或没时间写作,就降低要求,可以用语音代替或减少字数,还可以由家里其他人代写等。形式多样、松紧有度的要求,激活了家长的积极性。 2.多帮助,巧展示
巧妙展示阶段性成果,让家长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差距,这是取得更好效果的一种形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冰山隐喻理论的大胆尝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只有这样才会有累累硕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