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5期 总第5991期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5期  下一期
淮安市盱眙县实验小学:智慧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3-29 14:06:30

淮安市盱眙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2年,现拥有4个校区,遍布县城南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3D创意设计示范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淮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中小学创客实验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多项殊荣。2017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要求,成立了以盱眙县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11所乡村小学为成员校的“盱眙县实验小学共同体”。因成员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学资源薄弱,师资力量短缺,针对一校多区和城乡共同体现状以及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设立了“用信息化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奋斗目标。
 

2015年,盱眙县实验小学抢抓机遇,积极创建成淮安市首批智慧校园。自2018年创建江苏省智慧校园以来,以《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纲领,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以探索智慧管理方式、智慧教学形式、智慧教研模式等为抓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课题引领,名师带动,不断完善提高市智慧校园创建成果,努力实现一校多区和城乡共同体学校共同发展。


2016年,学校通过租用电信光纤线路的方式,实现1000MB专线进校,4个校区组建了局域网,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网络中心、智能化图书馆、自动录播教室、创客中心和校园电视台等,为所有班级配备交互式一体机、高拍仪和智慧班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智慧环境。
 

自2018年起,学校围绕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教育大资源服务普及、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教育网络安全保障等,携手腾讯打造腾讯智慧校园平台,对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师生管理、教育治理、资源建设等进行高效的智慧化管理。根据一校四区现有格局和管理需求,学校创新管理形式,如OA办公、购物申请、请假审批、考勤打卡、视频会议、新生招生、家校互动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有效解决了一校多区和城乡共同体建设一系列瓶颈问题和发展桎梏。智慧管理与运用让4个校区和12个共同体学校“智”成一体,融合创新管理与应用趋于常态化。


学校通过购买资源和师生共建等方式建设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平台——AiSchool教学中心,为师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有效促进了学校师生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


学校组建了8个智慧教学实验班,着力打造信息化智慧课堂,结合现有设备,努力发挥技术优势,坚持融合创新。2015年至今,学校多次承办了淮安市教研室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研活动,在融合创新上积极实践、示范,努力让课堂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学校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创新德育形式、方式、载体,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学校利用网站、智慧班牌、校园电视台开设网络“仁德礼”课程,注重知行合一,深化礼仪教育。推行“日行一善”,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俭以养德”“文明餐桌”等活动,活动中校园电视台全程直播或录播,4个校区的学生同时通过智慧平台开展校际互动,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文明素养。通过班级圈、微信群、智慧校园平台等“互联网+”模式,向家长、社区推送“仁德礼”课程。每学年学校都邀请全国家校共育专家,借助校园电视台向4个校区近8000名家长做家校共育相关讲座,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
 

针对学校一校四区的格局和“盱眙县实验小学共同体”的现状,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借助城域网,建设名师空中课堂和城乡共同体互动课堂,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由盱眙县实验小学名特优教师在录播教室上课,各校区、共同体学校同年级学生在各自学校同步上课,进行互动讨论。这样既解决了校区间及农村偏远学校专职教师缺乏的问题,同时又能使偏远山区的学生享受到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使学校4个校区及12个共同体学校的2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每学期初,教科室指定一至两个专题,由4个校区的各教研组先进行分组研讨,提出解决方案,找出最佳方法,然后教研组向学校教科室递交申请,教科室进行专题“竞标”,以校区融合、优势互补为策略,4个校区以远程互动模式,共同研讨、展示,融合集体力量,以大校本教研,解决共性问题或深层次问题,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共赢效果。研讨中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使教研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校本教研不断向纵深推进。
 

学校“互联网+一校多区”格局下的“融合·竞研”式教研模式在盱眙县进行推广,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准扶智。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学校依托互联网和智慧校园平台,为全校4个校区8000余名师生开设了在线直播课堂,教科室组织学校青年夜校、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进行线上网络教研,制作了数百节微课供学生线上学习,真正做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教育信息化真切地改变了教育教学生态,充分彰显了学校智慧校园的优势。
 

智慧校园的创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形成了能复制、可推广的“融合·竞研”式教研模式。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这一教研模式,深入探索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师生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校区、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真正发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