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E教湖南•E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4期 总第5985期 2021年03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4期  下一期
以智慧教育赋能教育智慧,催生教育教学新生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昂波 冯佳 陈芳 周丹 发布日期:2021-03-15 10:02:12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步入了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2.0时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和运用,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环境。
  

一、智慧学习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1.丰富资源供给
  

学校全面安装希沃一体机,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素材。人工智能3D/VR超感教室及智慧音乐教室安装完成,智慧钢琴教学系统、AI虚拟动漫创客系统、VR创客编程系统、VR/AR互动教学系统、720°VR全景相机等可以尽可能为学生还原世界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打开学生的视野。
  

除长沙市中小学人人通云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外,学校也积极组织教师建设、完善校本资源中心。学校师生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创造出的成果不断为资源库注入新鲜的血液,资源的不断沉淀、发掘、复用、再创新为资源的众创、共享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2.变革学习方式
  

(1)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边界,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学校成立了创客项目组,设立了校园首席信息官,吸纳多学科教师加入项目组。项目组先对教师进行熟悉设备、系统操作使用方法的集中培训,再以任务驱动落实行动研究,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教师创客小组培训结束后,各个小组迅速组建了学生创客小组并进行技术培训。学生创客小组的建立打破了年级、班级的局限,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已经完成了5个非常有创造力的创客作品。创客项目中使用的STEAM学习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跨学科学习中培养综合素养,在混合式学习中思考,有利于形成高阶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式。
  

(2)OMO教育打破时空限制,让学习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学校多名教师在人人通平台推出网课并积极研发码课。码课内容短小精致,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学生,因此深受欢迎,获评长沙市“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活动工作案例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国教育科学》杂志。后疫情时代,学校充分利用线上教育资源,助推OMO教育,打破时空限制,让教育无处不在,让学习能够随时进行。
  

学校德育处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德育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招募及资料的收集,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艺体教师发挥网络空间优势落实体艺项目,与学生线上互动,开展“体艺2+1”项目的线上作业布置与每日打卡验收,落实了艺体项目的训练效果,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智慧教研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课题引领启征程
  

学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申报的国家级课题“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研究”成功立项,学校还被中央电教馆授予“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智慧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找准目标,精准发力,不断论证,促使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更具科学性。
  

2.科学规划谋发展
  

学校成立了有力的团队,通过调研和培训提高团队的信息素养,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力求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科学稳健地分步实施推进策略。学校还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重点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专题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3.智慧平台促提升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深入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并利用希沃在线评课系统开展线上听评课,鼓励教师进行线上学习,开展区域内的协同教研。学校还从平台系统提取教师培训记录,借助大数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成绩进行阶段性评估和针对性分析,技术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智慧管理打造高效的校园管理
  

1.门禁安全管理
  

学校设立了“教育+”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全体师生通过系统进行人脸识别,无感智能测温,一秒进校。出勤及体温监测情况系统后台一键导出,随时可查,随时备查。各班教室门口的电子班牌有二次体温监测、家长留言、班级电子文化墙展示、趣味知识测试等功能。智能化管理系统既保证了师生的在校安全,又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2.通知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人人通平台的通知功能,重要通知一键直通教师、家长手机端,防止遗漏、错过。
  

3.常规管理
  

学校使用社交软件搭建即时通讯平台,利用钉钉的即时通讯功能进行直接沟通、及时互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同时使用钉钉系统自带的OA审批系统,线上即时即刻完成学校常规管理报批、审批程序,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
  

4.家校互联
  

希沃班优的使用让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即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一键连通家长手机端,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即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更便捷、充分地参与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成长中。班主任在线上平台的班级空间里进行班级记事,鼓励学生或者家长积极记录成长足迹。家长通过关注班级空间动态,能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互动,充分了解校情、班情、学情,增进与学校和教师的联络,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负责在线上平台完善学校空间管理项目,展示校园文化和风采,让家长更加了解并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也能及时回复平台上来自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让多元力量参与办学,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目前,学校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构思富有学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STEAM课程,致力于寻找各学科部编版教材间的联结点,进行周期性的项目式综合性学习,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学校以智慧教育赋能教育智慧,从多方面进行智慧校园、未来学校的打造,让每一个师生都能更加开放、更加平等、更加有创新意识地持续成长,让师生智学、智研、智理,智享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