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走出去我省第六届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拉开帷幕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助推教育 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生首届科技节开幕 百年名校智慧数学谱新篇 时代呼唤人民教育家写在数学大师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之际
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4081期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时代呼唤人民教育家写在数学大师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之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11-08 13:30:11

     2010年11月12日是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教育界在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下教育工作者的前行之路。
     今年公布的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当下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
     回顾华罗庚的一生,有这样一些关键的时刻成就了他日后的成功。
     幼时的华罗庚家境贫寒,在默默耕读中,幸得一位独具慧眼的老师发现了他的数学天分,并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华罗庚在常州金坛中学读书期间,他的数学习题常常反复修改,解题方法也很独特,却因字迹潦草不被老师欣赏。但教育家王维克却能够发现他的数学天分,并告诉当时的老师们,只有具备沙里淘金的本领,才不会埋没了人才。
     正是由于早年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华罗庚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够潜心躬耕于教育一线。他曾在北京市发起组织了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无论出题、监考、阅卷工作,他都亲自参与。他还时常奔走于国内的各个城市推广教学经验。他的著作大多针对学生,通俗易懂,真正贴近了学生的所求所需。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教育态度和实践精神,在他事业如日中天时,才能率先提出“人梯精神”。在他的指导下,王元、陈景润、万哲先等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了世界级的名家。
     在近年来的各级教育工作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并就各个不同时期的教育热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在为了自己的身价、名望等一些所谓的成功标志奋斗的路上迷茫,但华罗庚是却用实践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最好的解释:你为人民到底贡献了什么?这才是人生的最大主题。
     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华罗庚的教育精神,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人民教育家”,必须要脚踏实地行走在教育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学习华先生勤奋努力、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不仅教学生,还要不间断地开展自我学习,让自己时刻保持对新鲜知识的掌握。在教育实践中,多花时间和心思,独立思考实实在在的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根本,还在于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平凡的尊师重教、关爱学生;也包括勇于质疑、高标准的专业化要求。
     这样的教师,才具备了高水平的研究经验,掌握高水平的课程,才能给学生提供高标准的教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育家,就是要求当下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真正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自主的成长空间,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去实践。
     华罗庚曾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为人之道,就是教育之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只要你肯于在未来的方向里付出。教育是一种继承,是一种技术和理念的继承,或者说,尊重老一辈教育就是发展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段话正是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育家”这一课题的最好诠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