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0期 总第5956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0期  下一期
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以“和美”为基,建“温暖”智慧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谈建锋 发布日期:2020-12-14 09:46:13

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依托百年老校的丰厚底蕴,坚持“让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向成功”的办学宗旨,系统推进“和美计划”,向着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学校之路阔步迈进。
 

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前身为“宜荆经史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宜兴最早开办的学堂。2015年7月独立建制,更名为“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小学、无锡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学校系统推进“和美计划”,即打造和谐美丽的校园,培育和气美好的学生,造就和谐美好的人生,坚定不移地走内涵与外延互动发展之路,谋求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升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让群众满意、学生喜爱、社会认可、教师幸福的有温度的智慧校园。
 

组建智慧团队,科学规划信息化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年均信息化投入30万元左右。成立了由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信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条例制定,为智慧校园的研究与实践把脉、开药、抓方,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为夯实创建工作,学校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信息化创新激励机制、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以发展为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校园,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积极努力争取资金和项目。自独立建制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其中,智能化设施设备,如网络(千兆光纤专线接入)、校园监控、校园音响、录播教室、终端展示设备等投资100多万元;教师、学生电脑等信息化办公设施设备约60万元,实现师机比例1∶1,生机比例10∶1。现有2个学生机房、1个校园电视台、1个信息中心、1个录播教室、1个STEM科学探究教室、4台3D打印机等。主要教学区域无线覆盖,55个教室全部安装电子白板、超短焦投影、实物展台或平板电脑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此外,学校还为试点班级安装了智能护眼灯和电子班牌。


学校中心机房配有统一上网管理设备,可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的使用,如过滤网页访问、控制网络应用,上网要通过区域统一上网认证才能进行。校园网还配备了日志记录和查询系统,并保存至少60天的网络日志。
 

同时,学校对信息化设施设备进行清查核对、保养维修或者更新,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不断提高教学服务质量,为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智慧校园平台的应用管理


学校利用服务器搭建基于FTP的公用平台和百度云网盘,在多年的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校本资源,按年级和学科、教学和管理进行分类,形成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媒体素材、课堂实录、活动影视资料等教学资源,实现了信息发布网络化、校本教研网络化、资源共享网络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及时调整方案,使用钉钉打造个性化的智慧校园数字化教育平台。


三、搭建教育信息化研讨交流平台
 

学校全面推进面向未来的云平台服务应用。


依托平台 依托无锡市“人人通”、宜兴市“数字校园”、醍摩豆AI智慧学校等,深入建设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技术,集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作业管理、教学评价、家校沟通、校园平安和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等高效友好的一体化集中式综合应用信息云平台。
 

智慧管理 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财务管理、后勤食堂管理等方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一系列管理软件的使用,实现部门管理、日常工作、信息发布的智慧化、效能化。


四、积极开展信息化活动,丰富教育内涵


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善用技术教学支持自身专业发展,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计算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等制作创客作品,积极参与省市级比赛,屡获佳绩。
 

疫情期间,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教学,查缺补漏,通过网络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关于作业,教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各个平台,如作业帮、腾讯文档、钉钉、一起作业网、晓黑板等,进行线上布置与反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无锡市名师空中课堂”、“梁溪在线”、“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空中课堂”、“语音学习系统”以及学生自录的“数学趣题我来解”视频、英语课外绘本阅读线上资源、“队队有声”线上小故事分享等全网化覆盖,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学习的途径。


智慧校园常态应用成果丰硕
 

一、开展聚焦信息化课堂的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学校结合课题研究,利用信息化平台,组织开展了“专家引领”“名师助教”等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纷纷登台示范。副校长盛瑞芬和集团分校校长吴琦先后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管建刚、薛法根、宋运来等同台献课,好评如潮!这些示范课让教师领略了先进的电教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原本平静的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使原本枯燥的教研活动有了文化的影响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名师课堂的感召下,生发了研究课堂、优化课堂的热情和愿望。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展示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新进教师的“行政听课”、中青年教师的“说、上、评”、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将优秀展示课全程录像,放在网络平台上晒课,供网络教研所用。


在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中,吴萍老师教授的课被评为部级优课;陈华芳、蒋晓华、丁欢等多名教师教授的课被评为市级优课。在2019年“领航杯”无锡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青年教师沙轩宇执教的《父爱之舟》一课,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荣获小学语文组优胜奖。


二、开展信息化教育专项教学技能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年结合“三优化一提高”活动,组织开展信息化资源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比赛活动,鼓励教师自制课件上课,推荐参加各级课件比赛,同时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平时,有计划、分层次安排教研活动,让教师切磋联谊,取长补短。各组教师经常通过QQ、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工作联络、业务研讨、传送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智慧,真正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


三、开展学校数字环境文化设施建设


近年来,学校多方集中资金,创建了智慧录播教室、创客科学探究室,又在教学区域、公共区域利用数字化方式展示校园文化。为展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点点滴滴和具有时代特征、被全体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学校添加了23台智能信息传播终端,1台卧式触控查询机。近期更是投资近50万元创建了2个大型全彩显示屏和第2个更具现代化特色的创客教室。


四、组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开题


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根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要求,学校立足课题研究目标、结合工作实际、积累课题资料,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搭建智慧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创新学校的关键力量,醍摩豆AI智慧学校提供了可以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以AI人工智慧苏格拉底系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AI智慧教练,有利于快速培养智慧教师、提炼智慧模式、展现智慧课堂。学校与时俱进,在2019年年底邀请了醍摩豆公司的专家来校对骨干教师和年青教师进行现场培训。互动体验式的活动,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智慧平台的优势,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六、利用平台将表扬激励内化为成长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被满足,便会成为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学校网站、微信群、智能展示屏上大力表扬喜获佳绩的教师和学生,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就感,更为积极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展望
 

学校期望以无锡市市局智慧校园发展为契机,以无线互联、移动终端、物联网的创新应用为手段,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校园环境;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资源整合为中心,融入教学、管理等工作领域,创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学校注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发扬教师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也是其中的学习者,在教学相长中能实现个体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构建并完善网络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资源体系,创建尊重学生主体、充满生命关怀、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智慧校园,旨在培养一批批有道德、有文化、会创造、会学习、有责任、会生活的“真和美”城中好少年。
 

伴随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生泛在学习实践研究”这项江苏省信息化研究重点课题奋发昂扬的行进鼓点,城中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心向卓越,一路向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