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3:E教河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8期 总第5944期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8期  下一期
依托信息技术,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鹤壁市浚县科达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姜猛 杨志强 发布日期:2020-11-16 10:12:03

鹤壁市浚县科达小学位于全国文明村镇浚县善堂镇,是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发,新学期开学日期被迫一再延后。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中,浚县科达小学为学生发放平板电脑,各科教师利用自己制作的数字化课程实施教学——在学校的ESWI智慧教学云平台上,教师讲,学生学,从预习、提问、讨论到重点难点讲解、平台展示、作业布置批改,过往的课堂环节一个不少,正常的课时教学一节不落,赢得了全校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4月30日,复学后第三天,浚县科达小学开展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内容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整体成绩没有受到影响——以五年级为例,年级优秀率达到50%以上,及格率达到93.43%。两个月后,浚县科达小学参加全县小学期末素质大赛,其中语文科优秀率达到93.2%、及格率99.8%,数学科优秀率达到87.7%、及格率96.2%,英语科优秀率75.7%、及格率95.7%。
 

“这都得益于信息化教学!”10月22日,在浚县科达小学走访时,该校常务副校长郑志华告诉我们,“几年来,在信息化技术的助推下,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一个智慧数学课堂


上午11时许,我们在郑志华的陪同下走进浚县科达小学五(6)班教室,现场旁听信息化教学。


这是一节数学课。数学教师孙淑飞以猜谜语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游戏吧?”


学生们欢呼雀跃:“好!”


孙淑飞笑着说:“请注意听: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谜底各打一个数,是什么?”


学生们纷纷答道:“二分之一,八分之七,百分之一。”
 

孙淑飞问:“这些都是什么数呢?”


学生回答:“分数。”


孙淑飞说:“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随即,孙淑飞在电子白板上写下“分数”,学生们则纷纷支起了自己的平板电脑。
 

课堂上,孙淑飞运用ESWI智慧教学云平台,通过平台上的智慧学习包,引领学生以独学、互学、帮学、小组合作学等多层次学习的模式进行了“分数的再认识(一)”一课的学习。


旁听完,我们发现这是一节充满自主和高效氛围的课:教师通过答疑、解惑和设疑、解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同伴帮扶、成果展示等模块,真正实现自动自发地学习。这期间,孙淑飞来回巡视,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讲解和指导。
 

看我们点阅平板电脑中的智慧学习包,郑志华说:“经历过今年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学生们纷纷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而我们也更加坚定了坚持走信息化教学的初心!”


一场智慧教育探索


浚县科达小学始创于2001年。建校之初,学校就酝酿并提出了专属于科达小学的内涵思想:“科达人不是另类,她只不过比别人略微多了‘一点点’:在每一时、每一处、每一事,都多一点执着,多一点认真,多一点思考。”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浚县科达小学用科学的精神践行教育、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多年来不断升级硬件设施、改进教学工具、改革课堂模式,积极探索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


2007年,为提高教学效率,浚县科达小学投入数百万元为每一位教师选购了电脑,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投影仪,使学校成为浚县第一所“电教化”学校。
 

电脑和投影仪的引入,使浚县科达小学的教师挺进PPT教学时代。相较于传统课堂,PPT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图片、音频、视频在课堂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资源的接进,让课堂内容更加直观、丰富、生动。但是,PPT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教学程序,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往往会打乱教师的预设,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会淡化学生的生成问题。同时,PPT属单向传递,教师难以接收学生的反馈,不能做到师生即时互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学生也无法根据自己的接收速度选择学习内容的数量与深度。


为此,浚县科达小学“再进一步”,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教一体机”,真正实现了“班班通”。由此,各科教师不仅可以使用PPT教学,还可以直接使用App搜索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然而,这还是单向输出,教师不能即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更无法实时掌握学情。


如何快速且有效地突破这种教与学的困境?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浚县科达小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开会探讨,决定实施建构智慧课堂实践探索活动,从学习环境、学习形式、教学交流、组织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融入全新的信息技术变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帮学,进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教育。


一次智慧教育变革
 

2018年9月,经过统筹谋划,浚县科达小学率先在六年级7个班试行信息化教学变革:为每个学生发放一台平板电脑,全科课程实施智慧化授课和学习。


这次教学变革,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巨大阻力。阻力之一是学生家长——家长们认为,六年级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拿我们这一届孩子试行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耽误了升初中谁负责”?阻力之二是任课教师——在教师们看来,实行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酝酿制作适宜的智慧学习包……
 

面对阻力,浚县科达小学领导班子迎难而上:一边组织家长代表座谈做思想工作,利用家校微信群给家长讲解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优势;一边召集全体教师开会探讨信息技术,分批组织教师前往一线城市学校观摩、学习。与此同时,浚县科达小学制订了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等规章制度,邀请马九克(全国优秀教师,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兼职教授,华东师大网络学院特聘专家)、黎世法(著名教育改革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异步教学研究》杂志主编)等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并每周、每月组织开展信息化示范课、赛课活动,着力引领教师投身信息化教学,进而提高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就这样,经过一学年两学期的实践,浚县科达小学如愿取得骄人成绩:当届六年级共有217名毕业学生,其中79名学生通过选拔进入中学预科班,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其余138名学生在全县六年级毕业生素质大赛中有34名学生分别获得素质大赛一、二、三等奖,有94名学生的各科测评成绩均达到优秀,全年级学生成绩合格率达到100%。这份成绩单,令教师备受鼓舞,使家长心悦诚服。


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9月,浚县科达小学开始在四、五、六年级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为21个班总计1168名学生每人免费配备一台“学习终端”——平板电脑,实现了三个年级“人人通”。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浚县科达小学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号召,又免费为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确保线上教学如期开展。至此,浚县科达小学实现全校学生“人人通”。


一套智慧教学模式
 

在依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浚县科达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摸索,进而创建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智慧教学模式,这就是“6131”教学模式。
 

“6131”教学模式包括以六种学习策略为途径、以一个智慧学习包为资源、以大数据为依据确立的三种讲解形式和以大数据为依据拟订的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巩固练习。具体说,其内容就是——
 

1.“6”指六种学习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学习
 

(1)自主钻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己理解和钻研教材,把不懂的地方圈点勾画出来,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与同学们探讨,直至逐个学通弄懂。
 

(2)问题导学。就是引领学生通过“六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悟何)培养和锻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微课助学。就是让学生从微课中学习相关知识。与课本相比,微课有声有色有图,可以把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有趣且容易理解。比如,讲数学课中的平面或统计知识时,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很难解决问题,但加入微视频就能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点。再如,讲语文课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时,可以在微课里播放大好河山的图片和影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欣赏并学习。


(4)同伴互学。就是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或者在小组内交流和探讨,或者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真正实现互帮互助。此方法既可以提高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精准帮学、以评促学。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在班内巡视,及时对能力弱的学生或者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精准帮学,最后通过效果检测或者应用练习的结果评价来对学生做出最精准化的指导学习。


2.“1”指一个智慧学习包,用于教师开展教学


此数字学习包是浚县科达小学自主研发设计的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本为基础、以课题为单位的数字化课程。它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将素材资源、学习流程、成效检测、教学评价、实践活动整合为一体,并以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实现了导学流程化、内容结构化、学习互动化。


3.“3”指三种讲解形式,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三讲”是一个教学过程,就是“讲什么”“谁来讲”“给谁讲”。其中,“讲什么”由教师主导,是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技巧,讲解后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谁来讲”中,中等难度的题一般由优等学生主讲、教师补充,难度较大的题由教师主讲;至于“给谁讲”,人员确定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平台数据的反馈,教师确定学习困难的学生,二是学生自主寻求帮助。
 

4.“1”指一个个性化的练习,重在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结束后,教师根据平台的数据反馈和个别指导所得数据,精确地制订个性化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谓个性化,就是分别、分类型地个体推送,达到适合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目的。
 

从“6131”教学模式可以看出,浚县科达小学的教与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手段,变知识传授型的学习为自主型、体验式学习——简而言之,“教师差异化地教,学生个性化地学”是“6131”教学模式与智慧教育云平台融合的最大亮点。


一份智慧教学成绩


在观摩过浚县科达小学“6131”智慧教学后,黎世法说:“此模式比较完美地体现了教与学相结合、思与创共生成、主体与主导共参与的现代教育理念。”事实上,自实施智慧教育信息化以来,浚县科达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观的变化和欣喜的成绩。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相较于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使教师由单向传授变为多维输出,大大提升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课上课下,教师的关注点也转变成从学习知识到注重学习能力培养。


第二,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采用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而言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有了清晰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文化知识,也培养了信息能力,而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第三,推动并促进了人际关系和团体氛围的营造。信息化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备课模式,也改变了单一的师生问答模式。课前,教师团队集中备课,制作数字化学习课程,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地为学生设计高品质的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课内,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大幅度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这一切,都推动并促进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和团体氛围的营造。
 

当然,尤为值得一说的是,在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浚县科达小学师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参加综合素质大赛和市级、省级朗诵、作文、文艺演出中获奖。
 

对教师来说,他们的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技能获得长足进步,许利娟、陈伟华、杨慧、李蕊超4位教师应邀前往郑州与名师同台授课,赵晓月、李蕊超、杨伟利、王徐敏4位教师分别推出语、数、英课送教下乡,得到浚县教研室的肯定,赵晓月、王霞、杨伟利3位教师应邀前往重庆参加“深度学习·聚焦思维”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并荣获优秀课例奖,张红玲、陈伟华、琚海燕、李芳、李利红、李瑞、李卫平等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19年8月,由蒋明月主持的“疫情防控下的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研究”课题、郑志华主持的“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课程建设研究”课题、齐路朋主持的“以二十四节气为小学音乐教学主题的实践研究”课题同时获得浚县教育体育局课题立项,开创浚县科达小学课题立项先河;2019年9月,李瑞应邀前往深圳田东小学和深圳同盛学校做信息化教学交流分享,获得高度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信息化技术助力下,浚县科达小学呈现出一派“生生会学、生生乐学、生生优秀”的和谐生态景象。但浚县科达小学领导班子明白,接下来还有更长更远的路要走,正如该校校长郭英宾所说:“教育信息化已迎面而来,科达小学必须继续坚持‘科达教育,领先一步’发展理念,始终走在改革的前沿,才能从容地拥抱信息化时代,进而为教师和学生打造更好的智慧课堂生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