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8期 总第5944期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8期  下一期
基于Mind+平台的种子发芽实验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康留元 发布日期:2020-11-16 08:56:20

康留元   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裁判员,DF创客社区IoT物联网版主,吴俊杰老师创客教育普惠课程掌控板mPython基础课程合伙人。

 

课程背景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而水是植物生存所需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六个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那么土壤的湿度对种子的发芽有什么影响?本课主要探究种子发芽情况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物联网SIoT平台每天收集植物土壤中的水分数据,运用实验记录表统计种子发芽情况。由于探究时间比较长,我们采用绿豆种子为探究对象,预计需要3—5天的时间完成观察。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种子发芽实验为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起始课。本课以绿豆发芽所需的条件为导线,引导学生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观察过程、动手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种子发芽实验实施的全过程,编写程序获取实验杯子中的土壤湿度值。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按要求制订自己的实验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习惯。


2.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历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施的过程。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通过开源硬件采集土壤水分值,经历实施种子发芽对比实验的过程,养成实验对比分析的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


实验记录表若干,根据班级人数而定。
 

2.实验设备
 

1个掌控板2.0,2个土壤湿度传感器,1个3.3V锂电池,1个Micro:bit掌控I/O扩展板,28颗绿豆种子,2个实验塑料杯子,标签纸、纸巾各2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命世界包含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生物类群,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才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那么,土壤的湿度对植物种子的发芽究竟有什么影响?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实验探究,考虑到探究的时间周期,我们以绿豆种子作为实验对象。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注意事项:选取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注意避免选取破损或被虫子咬过的有痕迹的绿豆种子;实验前,种子需要进行一天的浸泡,经过浸泡的种子会膨胀起来,为发芽做准备(教师可提前准备好浸泡过的绿豆种子)。


师:既然要探究土壤湿度与绿豆种子发芽情况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怎样获取土壤的湿度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提出可以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


师:土壤湿度传感器是一个简易的水分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土壤的水分,当土壤缺水时,传感器输出值将减小,反之将增大。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将等量同质的土壤分别倒入2个实验塑料杯中,并为塑料杯贴上A、B标签;在每个杯子倒入等量的水,将土壤搅拌均匀,并分别放入14颗绿豆种子;将2个实验塑料杯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放入土壤湿度传感器。
 

二、连接硬件线路
 

A杯土壤湿度传感器接Micro:bit掌控I/O扩展板P0;B杯土壤湿度传感器接Micro:bit掌控I/O扩展板P2,如图1。

注意:电池接通后,再打开扩展板;土壤湿度传感器在探测时,金色部分插入土壤即可,每次测量需保证金色部分进入土壤的深度相同。


三、编写硬件程序
 

1.连接掌控板
 

用管理员模式打开Mind+,用数据线连接掌控板和计算机,将Mind+切换为“上传模式”,连接设备,选择串口com33。
 

说明:第一次掌控板1.0和Mind+连接,烧写程序固件(上传程序时)需要按掌控板A键烧录固件,掌控板2.0不需要此操作。
 

2.添加扩展模块


在Mind+扩展模块中,添加主控板、掌控板;在网络服务中,添加MQTT、Wi-Fi。


3.程序编写


编写程序实现Wi-Fi参数设置及MQTT参数设置,设置A杯湿度变量a,B杯湿度变量b,如图2。

因为A、B两个实验塑料杯中的湿度传感器已连接掌控板P0及P2端,所以土壤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能实时上传至物联网SIoT平台,可编写程序让掌控板OLED屏幕显示“种子发芽实验”,并显示A、B杯实时湿度数值,如图3。

四、实验实施
 

在A实验塑料杯中倒入1杯水,土壤传感器检测湿度开始测试,掌控板显示2450;在B实验塑料杯中倒入三分之一杯水,土壤传感器检测湿度开始测试,掌控板显示1646,如图4。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
 

学生观测绿豆种子是否发芽,如图5,并记录土壤湿度、发芽数等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

1.数据采集和显示
 

启动SIoT物联网平台,登录账号,查询A杯与B杯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返回值。


2.数据保存与分析
 

实验观测完成后,从物联网平台右上角导出查询结果,将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下载至电脑。然后开始分析数据,探究种子发芽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在相同的温度、相同的阳光下,对比实验A杯、B杯土壤湿度数据,分析种子发芽情况,如图6,预测出种子发芽率高的土壤湿度值范围。

实践反思
 

通过本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探究,学生知道了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发现种子发芽情况与土壤湿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会了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中水分,通过物联网SIoT平台收集每天植物中土壤的湿度数据,运用图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养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学生综合运用了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去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提升了技术素养与工程素养,也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开源硬件与科学实验的整合,使科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课件由DF创客社区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