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7期 总第5938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7期  下一期
基于开源硬件的力学实验创意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黄萍萍 李敦勇 发布日期:2020-11-02 14:05:26

黄萍萍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五小学教师。温州市教坛中坚、学科骨干教师,平阳县学科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指导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李敦勇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新纪元双语学校教师。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优秀指导师,指导的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奖项。撰写的《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模型》等多篇案例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刊物上发表。

 

教学背景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理解物体重力的产生,垫圈重力与小车所受拉力的转换,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但在原型实验中,学生需要用秒表测量小车每次从起点到终点用的时间,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而秒表计时可能存在误差问题。另外,实验结束时需要汇集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观察分析规律,消耗不少时间,导致研讨时间不够。通过开源硬件和物联网技术简化实验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直观,更容易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知道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制订研究计划,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快慢关系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教学难点 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


一、材料准备
 

掌控板1个,N+百灵鸽扩展板1个,数字大按钮模块3个,数字防跌落传感器2个,小车1个,椴木板和棉线若干。


二、制作实验平台
 

利用LaserMaker软件设计出整个实验平台。然后用激光切割机切割好椴木板,随后将各种材料进行组装,组装后如图1。其中,连接硬件时,起点(防跌落传感器)接P7引脚,终点(防跌落传感器)接P16引脚,红色按钮接P0引脚,白色按钮接P2引脚,黄色按钮接P13引脚。

三、编写硬件程序


硬件程序实现的主要功能如图2,详细程序可扫描右侧实验硬件程序二维码获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交通工具,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几种交通工具是靠什么动力前进的。(课件出示自行车、电瓶车、轿车、马车等图片)
 

生:自行车靠人力,电瓶车靠电力,轿车靠动力(有可能说汽油给发动机动力,带动汽车前进),马车靠马的拉力。
 

师:车可以靠不同的动力前进,而缆车是被钢缆绳拉着前进的,它可以很轻松地爬上陡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交通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缆车的运动。


二、认识重力
 

教师直接出示一辆小缆车,提问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缆车动起来?
 

生:可以拉动或者推动小缆车。


师:这里有一些铁垫圈(多准备一点),你能用这个让小车动起来吗?需要用几个?


学生猜测:1个、2个……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师:请你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呢?


教师介绍重力的概念:物体这种向下的力,我们把它叫作重力。我们的小缆车正是因垫圈所受到的重力通过绳的牵引转化为拉力,才运动起来的。
 

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一)实验猜测与假设
 

师:刚才我们用拉力让小车运动起来了,那怎样做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
 

学生猜测:拉力大,速度快;拉力小,速度慢。


(二)制订实验计划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前,教师应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制订合适的实验计划,以保证后期能够有序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师可以找2~3组汇报研究计划,并指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出示完整的研究计划。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演示器材使用方法,下发实验记录单。


(三)实验实施与验证
 

学生分组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1.编写数据呈现程序


开始实验后,电脑端先在Mind+舞台上利用画笔功能绘制出坐标轴,横坐标为实验次数,纵坐标为时间(程序如图3)。分别创建“实验次数”“时间”“垫圈个数”等角色,当实验硬件平台每次测得结果后,电脑端将从SIoT服务器上订阅消息,然后进行分析,得出实验次数、时间、垫圈个数等数据(如果垫圈个数与上次实验不一样,将最新的个数显示在舞台指定位置),然后以拆线图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垫圈个数”角色程序如图4。

2.实验验证展示
 

在电脑端单击“开始”按钮,开始实验操作,同时舞台界面画好坐标系。学生通过按钮,选择垫圈个数,按红色按钮开始实验,将小车移至起点,然后放开,小车在垫圈的拉力作用下移至终点。同时,实验数据在等待时间内通过SIoT平台发送至电脑端,然后电脑根据所订阅到的信息进行拆线的绘制。每种垫圈数重复实验3次。重复上一步操作完成3种垫圈个数的实验,最终结果如图5。

3.实验总结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实验心得,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通过开源硬件和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同时生成的可视化数据,让结果呈现得一目了然。可见开源硬件不仅可以创作出一些创意的作品,同时也可与科学实验进行整合,从而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直观,更容易分析。
 

(本课件由DF创客社区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