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教河南•班级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6期 总第5932期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6期  下一期
用爱心浇灌希望之花——鹤壁市淇滨小学班级风采掠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楠 杨志强 发布日期:2020-10-19 14:28:52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班主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班级故事,让我们看看这五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动人的故事吧!


班里来了“田螺姑娘”

那是一个星期一早上,全校举行升旗仪式。胡伟伟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已在教室门前排队等候,上周用作考场的五列六行桌椅都已整整齐齐摆回了原位。她问是谁摆好的桌椅,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纷纷说“不是我”。第一个进班的学生说:“我进班时,就看到桌椅已经摆好了。”
 

胡伟伟开玩笑地说:“莫非是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来过我们班?”赵泽宇举起手,说:“老师,这是我妈妈周末送我来学校上篮球课时摆放的。”胡伟伟笑了,表扬了赵泽宇,并请他向妈妈转达谢意。
 

课桌椅的问题解决了,班里多出的板报贴,又是哪位“田螺姑娘”送来的?几经询问,不得其果。几天后胡伟伟才知道,原来是毕世芯的妈妈特意为班级买的。胡伟伟将这些美好的正能量行为在班级微信群中宣扬,赞扬为班级做奉献的“田螺姑娘”。渐渐地,同学中的“田螺姑娘”越来越多,有的偷偷抱来绿植装扮教室,有的悄悄拿来抽纸放在讲桌上供大家使用……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学校发出募集防疫物资的号召时,二(3)班的家长第一时间站了出来:有的捐酒精,有的鼓励孩子用零花钱买消毒液……复学后,有的家长为班级准备消毒湿巾,有的家长为班级准备防护口罩……胡伟伟都及时抓拍动人的瞬间发到班级群里,因为这是宝贵的教育契机。


激活生命 闪耀光芒

从新生入学那天开始,韩琳娜就特别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他们独一无二,“各怀绝技”:郭子钰、袁郅博喜欢画画,孙林悦喜欢唱歌,王茁润喜欢弹钢琴,王子然喜欢表演,王桢博喜欢文学,孙鹤轩喜欢武术……韩琳娜希望他们发挥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绽放光芒!她在班级风采栏里写了一行大字——各美其美,美美不同。
 

学校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好契机。韩琳娜带领学生认真准备每个活动:诗词大会、经典诵读比赛、运动会开幕式……在活动中,她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发掘和引导培养学生,比如培养有音乐特长的王茁润做合唱指挥,培养孙鹤轩等几个身姿挺拔的学生做旗手,培养形象气质俱佳的女生们做礼仪,还培养有“笔杆子”“电脑高手”……随着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的成长和表现也越来越完美: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学生每场活动都有新收获和成长,以一场活动为例,从主持、礼仪到国旗班成员、大旗旗手、合唱指挥直至通讯员、舞蹈队、啦啦队,大家各司其职,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也正因如此,五(1)班先后承办了多项学校层面的活动,像新学期迎新生入学活动、教师节感恩教师活动、迎新队员入队活动、三八节感恩母亲活动等。
 

在每一场活动中,学生们认真对待、努力付出,学会了坚韧、团结、坚毅、阳光、互动、自信,丰富了生命的体验,激活了生命的成长。
 

以德育人 智慧引领

有一次,淇滨小学号召各班为留守儿童捐书,创建“幸福书屋”。
 

接到通知,张晶就琢磨起了如何捐书的问题:发动学生捐书,数量不用愁,但质量难保证。是捐一些学生们爱读的小说、童话、绘本,还是捐一些不太有价值的老教材?这与班主任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张晶从家里拿了一套自己珍藏的儿童版四大名著以及一本畅销书曹文轩的《草房子》,先问学生爱读的书目以及他们读书时的幸福感受,再告诉他们有一些同样爱读书却又无书可读的孩子的生活困境,然后展示了自己珍爱的书。她说:“这些书,曾给了我丰富的知识与乐趣,也被我视为珍宝一直收藏。但现在,我决定将快乐延续,捐出它们,让那些留守儿童也能浸润书香,享受读书的乐趣。”就这样,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们纷纷拿出了自己喜欢且受益匪浅的书,为需要的孩子送上了最温暖的精神食粮。
 

以德育人,率先为范。如何把德育要求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用智慧去引导,并给学生足够时间消化错误,将常规方法上升为“艺术”范畴,才能不拘一格发展学生的心智与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每个教师,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用智慧照亮他们远行的路!
 

让我们等一阵风吹来

在一个夏日清晨,秦爱云带学生一起走进校园,欣赏火红火红的石榴花。观察完了静态的石榴花后,她对学生说:“让我们等一阵风吹过……”学生们屏息凝视石榴花。


很快,一阵微风吹起,石榴花枝微微摇曳;又一阵较强的风吹过,石榴花枝摇曳得更加剧烈。没等秦爱云开口说话,大家就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有人说:“花枝翩翩起舞。”有人说:“花枝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人说:“花枝好像在与我们打招呼。”有人说:“石榴花好像在欢迎我们。”有人说:“石榴花咯咯笑着。”……
 

顷刻间,学生与大自然有了心灵的默契。他们欢呼雀跃,享受着夏日清晨凉爽的空气。他们睁大眼睛端详着火红火红的石榴花,用鼻子轻轻地嗅着,用小手捡起落在地上的花瓣……有学生闻过花朵后说:“石榴花没有香味。”秦爱云告诉大家:“大自然当中,越是朴素的花香味越浓,比如兰花、夜来香、茉莉花都是比较小的白色花朵,但香气却异常芬芳;越是艳丽的花香味反而不浓,比如油菜花、槐花、枣花等鲜艳的花,主要靠颜色吸引蜜蜂传粉。”回去后,秦爱云让大家围绕观看石榴花进行写话练习。
 

不独夏天观看石榴花,秋天时,秦爱云带学生在学校的银杏大道欣赏金黄的银杏树,一片片银杏叶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冬天时,秦爱云带学生看校园里的腊梅,让大家闻一闻腊梅的芳香;春天时,秦爱云带学生来到玉兰花树下,感受春天的召唤!
 

在秦爱云看来,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丰富的,必须走出封闭的、狭小的教室,走进宽厚的生活和大自然中。因为,只有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和自然连接起来,才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才能唤醒并激活孩子无限的潜能。


可爱的小天使

在二十九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李淑萍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可爱的小天使。在她眼中,学生们会存在不同差异,但她总是正视这种差异,及时抓住亮点,捕捉契机,激发学生的活力,耐心等待他们茁壮成长。
 

作为班主任,李淑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校级各项比赛,以活动促成长。刘星宇是班里公认的“女汉子”,她是校女篮队的核心队员。起初,刘星宇父母有顾虑,怕打篮球耽误学习。李淑萍耐心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边鼓励刘星宇为学校的荣誉而战,一边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刘星宇补落下的课。刘星宇训练时很刻苦,手腕肿了咬牙硬撑,带伤参加了市篮球比赛。李淑萍带领全班同学当啦啦队,给队员们呐喊、助威。在班级的鼓励下,刘星宇成为场上的得分王。获得冠军的那一刻,她激动得泪流满面,李淑萍也情不自禁跳起来。
 

之后,刘星宇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主动带班级篮球队员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最终获得年级女篮冠军。
在刘星宇身上,李淑萍看到了激励的作用。聚焦和放大学生的优点,会给予学生无穷的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