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探析数学课堂中美的渗透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郴州市第四十四完全小学 龙霞 发布日期:2020-10-05 14:01:22 |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部分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抽象难懂,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其实数学课堂是充满美的,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中特有的美,消减学生心中对数学课堂的畏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美的渗透进行探析。 一、在教学中渗透节奏美 数的组成是10以内加减口算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数的组成,才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加减口算。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数组练习,击拍便是其中的一种。如:5的组成,2和3组成几?我边问边拍出“××|×××”的节奏,学生一边答一边拍出2和3组成5的节奏。用音乐的节拍来记忆数的组成,细细品味数学中特有的节奏美。 二、在教学中渗透规律美 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发现规律—表达规律—运用规律—提升规律”这一过程,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观察、推理、探究、概括,最终发现事物的规律美。首先是游戏引入,教师可通过两组数组成的“有规律”和“无规律”直接体验,表现出规律的优越性,引发学生的好奇,激起学习的愿望,让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到数学的规律之美。接着,教师在课堂分享中,展示学生设计出的蕴含规律、有创意的数组,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展现平台,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张扬。最后再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创造、发现美的图形排列规律。 三、在教学中渗透造型美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需要认识的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各种图片学具,在讲解完图形的定义后,再向学生展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图形,让学生们逐一认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其拼贴组合到白纸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出的作品有鱼儿吐泡、机器人等,造型不一。最后一同展示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让大家欣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特点,又培养了其动手能力,还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又让学生领悟了数学的造型美。 四、在教学中渗透对称美 在数学课堂中,利用对称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教材二年级下册72页数学乐园的“小小设计师”,让学生感知数学图形的对称美。教师先出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飞机、蜻蜓、蝴蝶,还有对称的剪纸图案、京剧脸谱等,引导学生观察,要求小组合作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得出:经过对折,飞机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京剧脸谱对折后左右两边的大小一样,花纹、形状都一样。由此,总结归纳出对称图形的特点还有对称轴等相关知识。 数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美。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向学生展示数学中特有的“美”,通过“数学美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的平台,同时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学习数学知识,更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美素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美育的德育教育实践研究”成果(编号XJK19CDY018)】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