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E教河南•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4期 总第5922期 2020年09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4期  下一期
鹤壁市淇县为创建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夯实基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淇县电教中心 王学勇 发布日期:2020-09-21 15:16:15

本报讯   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争创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鹤壁市淇县教体局近日在全县学校开展整合、更新信息化设备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为创建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召开会议,周密安排。按照上级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淇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召开了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专题会。会议对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会上,淇县教体局局长杜雪庆强调,各学校要积极参加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通过对撤并学校、空巢学校等学校的闲置信息化设备进行重新分配,为一些学校更新一批信息化设备,均衡、优化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资源,尤其是重点提升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发挥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最大应用效益,强力推进创建市级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区、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学校、中小学数字校园工作。
 

逐校核查,建立台账。为落实全县学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会精神,淇县电教中心组织相关人员依次深入全县各乡镇学校,全面普查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并举办了教育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现场会。会上,电教中心向大家阐述了当前全县教育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的背景和意义,并从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等方面介绍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指出本次设备整合、更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电教中心技术人员就教育信息化有关专业概念、“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填报、网络安全、设备日常维护等内容对校长进行了专题培训。会后,淇县电教中心对照学校信息技术设备配备台账,对各乡镇中小学目前网络、班级多媒体、信息化终端等信息化设备情况进行了逐校核实、精准统计,这些设备包括国家配备的、学校自购和社会捐赠的,汇总的各项信息技术设备数据经各校确认无误后,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并反馈给各学校。
 

摸清底数,优化整合。经过两周的普查,淇县电教中心掌握了各校信息化设备配备的实际情况和各项数据,对哪些撤并学校和空巢学校的设备在闲置、哪些学校的设备有富余、哪些学校的设备不足等情况都了如指掌。同时,通过“调整一批、维修一批、更新一批”等措施对各校信息化设备进行了重新配置,使设备欠缺或不足学校的教学班均安装上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截至目前,全县899个教学班100%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位居全市第一。全县113所正常开展教学的学校,100%接入了互联网,带宽不低于100M,并有84所学校校园网络实现了有线、无线全覆盖。全县2300余名教师、38000余名学生,100%在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平台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
 

淇县教体局这次信息化设备整合、更新工作的开展,不仅迅速提升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创建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校长们进一步指明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责任,激发了大家做好信息化工作的热情;同时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学校的好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