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教育战疫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2期 总第5900期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2期  下一期
暗夜终有破晓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张婷婷 发布日期:2020-07-20 15:18:34

新年不见万里灯火连霄,清晨不闻学子朗朗书声。冬的遗寒尚未散去,生命的脆弱使人惊心。


突如其来的病毒似一张巨网,网住了阖家欢乐的樱花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它的魔爪,试图啮噬华夏的每一寸沃土。纵山川异域,风月亦同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舍小家为大家,将希望的光芒覆满大地,为人们驱散眸中的忧愁。


著名政治家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这次战疫中的英雄们最好的诠释!钟南山院士已是耄耋之年,却从不曾畏惧病毒,果敢发声,投身疫情战场第一线。2003年非典,他便曾大义凛然:“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短短几句话,彰显着钟南山院士及广大医护人员的决心和对我们的高度责任感。如今,他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勇气!“疾风知劲草,大浪现英雄”,随后,数不胜数的医护人员用白纸黑字留下了格外醒目的请战书:“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逆着人流,挺身而出。我们相信,有他们在,乌云过后必见暖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除了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的战斗,还有不休不眠投入研究的科研人员,不知疲倦不停运送物资的司机师傅,不惧严寒在每个路口统计情况的志愿者……他们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本着“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用滚烫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华夏,保护生命”的万丈城墙!任何杰出成绩的质变都来自微小量变的叠加,涓滴成河,聚沙成塔,抗疫,没有人可以孤军奋战!
身为学生——祖国未来之栋梁,虽身不在学堂,但朝晨仍会有我们响遏行云的读书声,夜晚仍会有我们为世界亮起的点点灯光!虽身边没有老师的督促,但仍会谨记老师的教诲,做到“停课不停学”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见过日夜如何交替,也目睹过岁月如何若脱缰野马一般疾驰,相信正如约翰·肖尔斯所言:“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这段晦暗不明的时光,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痛苦,它还是人类对过去的醒悟、对当下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坚信:戮力同心则无跨不过之坎,同舟砥砺则无达不到之岸!中华之躯在黎明破晓时,终将犹凤朝阳,浴火重生!


指导教师:蔡同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