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3D One创意设计之校徽制作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房立宁 发布日期:2020-07-13 14:16:11 |
房立宁 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寿光市优秀教师;山东省信息技术学科基本功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2017年参与建立学校“追梦创客空间”,同时担任学校创客活动辅导教师,辅导的学生在山东省创客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NOC大赛等多项比赛活动中共获得省级奖项7项9人次、市级奖项13项近20人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课程背景
本节课主要通过3D One软件让学生体会设计制作学校校徽的过程,让他们不仅学习创新设计的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学校校徽的含义,而且在小组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体会学校校训“跟自己比,向别人学”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基本实体的应用;掌握常用草图命令的使用及其修剪;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学会使其沿曲线顺时针、逆时针排列;熟练运用拉伸命令使平面图形成为立体模型;灵活运用逻辑加、减命令对模型形成凸起或镂空效果。 过程与方法 学会对要制作设计的项目进行分析与分解,知道实现每一部分效果所对应的操作功能;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合理分工,做到相互交流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 如何让文字沿曲线排列;怎样正确绘制草图。 重难点突破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整体设计制作思路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微视频学习制作方法,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学生小组互助克服困难,优秀同学操作演示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巩固重难点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 师:形状及包含的图案、文字,是大多数徽章所含的共同要素。我校校徽中间图案(如图1)是由金文的“己”“并”合并所得。“己”来源于齐鲁大地的上古文明——古纪国名称“纪”;“并”象征团结、合作、共赢。校徽将“己”和“并”合二为一,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既有文化、情感教育,又渗透了设计思想。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学校校徽的含义,结合地方历史及校徽图案的由来,使学生从中华文字的演变及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体会我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对家乡、学校的热爱,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设计意图:用思维导图从设计的角度对学校校徽进行分析和分解,化整为零、由繁变简,使学生明确设计思路及制作先后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分解,引导学生思考每一部分(或零件)可以用所学的什么命令组织实现,真正起到由繁变简、化整为零的作用,使学生摆脱无从下手的境况,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思维。
“文字沿曲线排列”“草图的绘制与修剪处理”是本课例的重难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与策略。例如,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设计思路,然后学生利用制作教程和微视频对照跟学,教师巡回指导,最后邀请优秀学生操作演示。 制作“文字沿曲线排列”效果的步骤: 选择“草图绘制”—“预制文字”,输入文字内容“纪台一中”,选择字体,调整文字大小,点击位置框,然后将鼠标移动到上圆弧的左端,使文字沿圆弧顺时针均匀分布,单击确定,如图3所示。 “JITAIZHENDIYICHUJIZHONGXUE”字符用同样的方法制作,让它们沿下圆弧逆时针均匀分布,单击确定,如图4。 然后把两条弧线隐藏,最后单击确定草图,如图5所示。 同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两条弧线隐藏?如果不隐藏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小组合作,交流演示 学生的知识不仅来源于教师的讲解,更多来自同伴的互相帮助,为此,小组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互相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可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后,让优秀学生代表用电子教室的演示功能为其他学生演示制作过程,既锻炼了优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在操作上起到了榜样作用,并为学困生进行了二次讲解,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六、展示评价 如果说校徽是一个学校的外在表现,那么校训就是这个学校的灵魂。教师在组织小组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利用屏幕分享功能将各小组优秀作品进行汇报展示,并请学生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多数学生都提及得到了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体现了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其他小组给予点评和修改意见,很好地体现校训“跟自己比,向别人学”的精髓。
七、拓展创新 校徽的设计与制作是照猫画猫的复制过程,3D创意设计的过程是要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拓展作业,比如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牌和班徽。同时出示评价量表,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反思 本课例通过最平常的校徽设计课,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三维设计的制作思维,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课堂中渗透家乡历史、中华文字发展史,融合爱国、爱校的情感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有血有肉。 本课是3D创意设计课中的基础课例,学生对设计校徽有一定动力,根据项目内容,安排了两课时。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小组协作达成了本课的知识与过程操作目标;对家乡历史、校徽内图案文字变形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设计方面的思维,也达成了情感教育目的。只是学生在与教师交互、表达观点时积极性欠缺,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不够活泼,这是有待改善的地方。 (本课件由i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推荐)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