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章丽华 发布日期:2020-05-18 15:50:15 |
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教学,即以语用学基本精神为指导,聚焦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精选相应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尤其是注重创设不同的语言运用环境,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相关语言文字,进而逐步习得,形成在语境中个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积极的语言建构——以学生的起点定语用教学目标
在指导学生开展语用学习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体裁确定明确合理的目标;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要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相关语境的创设;在学习活动的实施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托学习内容进行创意表达,以迁移习得实际的语用能力。
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些内容并非全需运用,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学习。 1.文体类型 文本体裁的不同,决定了语用素材的选择要有所侧重。如说明文一定会关注说明的方法,说理文有它特有的结构和写法,科普童话又是一种很特别的文体,通讯报道可能更注重场面的描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体也都各有自己的特色。面对文本,首先要厘清文本类型,避免所有文章都千篇一律地教。 2.语法特点 语文教师在读文章时,能从语文的角度读出语文味。体味它的语言特色,关注语言铺陈的方式,看看能否从中确定教学内容,找到语文的核心价值。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围绕文本的主旨,课文如何从局部到整体展开?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全文来看,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又如《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成长,夏天里的成长。首先总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接着分别从生物的生长、非生物的生长和人的生长三个方面阐述万物的生长。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典型事例,运用了短句、对偶等方式写出万物都在生长,迅速地生长。最后作者引用谚语揭示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要抓住时机,学习、锻炼迅速地成长。
1.图法阅读复述
3.生活经验运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后有这样的练习: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句1: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你懂得它们的意思吗?句2: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你知道它在说什么吗?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凭借生活经验,立刻会想到喜鹊弟弟叫的“鹊!鹊!鹊鹊鹊!”就是“吃!吃!吃吃吃!”,喜鹊阿姨叫的“鹊!鹊!鹊……”那就是“好!好!好……”。 当然,学生生活经验的不同,也会有多元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工整、规范即可。再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炸开、乘着风、蹦着跳着、纷纷出发,仿照课文说一说。类似的练习均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迁移运用语言。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依着学生的眼光和思维,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语用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