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5期 总第5868期 2020年05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5期  下一期
智慧课堂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恽如伟 发布日期:2020-05-04 10:38:1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智慧课堂已在各级各类课堂上生根发芽。未来的课堂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将更多地关注师生的共同成长,而智慧课堂正是以追求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是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课堂。
 

教育信息化语境下的智慧教育
 

一、智慧教育
 

在教育信息化的语境中,智慧教育应该理解为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智能数字化采集,通过智能信息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决断,通过信息化终端反馈并服务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最终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顾名思义,就是用人的智慧来谈机器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我们经常说,这个校长、这个教师很有智慧,但不会说这个学生很有智慧,只说这个学生很聪明。这就涉及经验积累,对机器来说,就是大数据。如果有数据,我们就可以做到智慧。第一,我们在课堂中要对数据进行采集,这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第二,数据采集完之后,要告诉学生或教师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和决断,最后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说,智慧教育的关键是教育信息的智能数字化采集,核心是教育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决断,目标是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改革
 

智慧课堂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改革,而不是信息化设备展示,设备是为教学服务的,是用来提升教学效率的。如果做不到这样,再多的设备也是浪费。此外,既然是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要有课堂改革方案。我们提出多任务混合式精准课堂教学方案,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任务驱动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基于智慧教育的课堂环境,即提供信息化平台、教育大数据等。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多任务混合式精准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引导、补充和完善,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此外,对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也有精准的评价。很多教师运用了信息技术产品之后会有疑问:为何课堂效率不升反降?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地方做加法,增加了课堂容量,最后课堂效率反而会降低。所以,教师要做好融合、解构和重构,明确课堂目标,围绕目标来设计教学板块以及活动形式。
 

三、教学设计流程
 

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可操作的课堂备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确定目标。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一定要非常清晰。很多教师到教室里了,还不知道这堂课要完成什么目标。
 

明确任务。有些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学得很懵懂,不知道这堂课的任务是什么。


设计活动。明确任务之后,要根据任务设计相应的活动,每一个任务都应该对应一个活动来辅助教学。目前的活动大概有五种类型:第一种,学生只要带着耳朵和嘴巴,听听看看就行了,比较简单。第二种,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回答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第三种,班级分享,学生要动手做,做完了拍照上传,形成班级共享知识。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来形成班级的集体知识。第四种,小组活动,需要在小组内共同研讨,难度较大。第五种,在线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任务,选择性地设计具体的活动形式。
 

四、“三精准”原则
 

智慧课堂,也就是说课堂是智慧的,判定的依据是精准化教、个性化学。课堂教学要围绕“三精准”原则展开,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精准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很多时候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课,他到底是学会了还是听不懂?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一点。


精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堂课学完以后,有多少学生能正确建构所学知识?对此,教师也必须了解。
 

精准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由于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问题,学生的很多问题从课堂带到课后,甚至带回家。


五、课堂教育评价
 

国内外很多相关比赛的评价指标都是传统的,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评价不改,课堂就永远不会有变化。这次江苏省首届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我们就把智慧课堂的核心或者说怎么去评价智慧课堂体现在评价指标表中。如引导学生参与,参与情况怎样体现;引导学生自己评价,怎么去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怎样参与,怎样得到启发;等等。这次大赛我们没有请教育院去评价,而是请信息技术教师去评价,因为我们想慢慢地改变课堂教育评价,不希望再用传统的方式来评价现在的智慧课堂。我们要看效果,看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反复强调,学生在一堂课中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就不太合适。学生的终端究竟应该如何使用?怎样让课堂有智慧?应用智能终端可以解决课堂上的哪些问题?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师生互动、数据采集、资源推送和智能评价。如学生的当堂作文写完后,课堂上教师无法及时评价,但只要上传到终端,每个人的评价结果就都出来了。又如小学语文学习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关键是读和写,其中写又更重要,如果我们有智能评价,学生写一段话就能直接给出评价,学生和教师马上就能看到,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另外,智慧课堂一定是常态化的。最早的时候,江苏省苏州市想做未来教室,我坚决反对,因为信息技术是要促进教育公平,而未来教室会引起新的不公平。我们应该做的是常态化课堂,我们研究院的目的是要把这个技术落地,要解决常态化问题,这是我们的核心和宗旨。
 

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需要提高备课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这点在课堂设计中尤为重要。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真正推行过程中难以实施。江苏省南京市曾出台过“教师上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已经“荡然无存”。如果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教师需要借助现代化终端来解决课堂中学生干什么的问题,教师要成为教学的设计师,将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问题解决和思考方法计划融入教学设计中。但是在大量实践之后,我们发现教师很难做好这样的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重点放在“教师ICT能力三阶标准”上,希望借助标准,让教师一步步成为教学设计师。
 

第一阶段:基础标准——会用。在实际推行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教师不能进行课堂设计,基于这样的现状,采取的对策是“依葫芦画瓢”。找优秀案例,让教师有“依葫芦画瓢”的对象,按照优秀课程案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同时,加之相应的培训辅助。举办智慧课堂、创意大赛等活动,大量地录制视频,就是为了让教师有“依葫芦画瓢”的对象。


第二阶段:进阶标准——融合。在“依葫芦画瓢”之后,教师需要自己去解决融合的问题。教师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在优秀课程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更好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最高标准——创新。教学设计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案,这个环节需要教师的共同参与,进行教学设计创新。
 

根据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经验,“教师ICT能力三阶标准”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和要求,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安排、设计。
 

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更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我们会在教改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努力让校园、让课堂、让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

(本文根据第五届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专家报告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