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E教中国·创客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4期 总第5864期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4期  下一期
手机支架3D创意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管端梅 发布日期:2020-04-20 14:52:49

管端梅   江苏省海安市信息技术教师,海安市教坛新秀,从事信息技术工作八年多,主持课题“3D打印技术对农村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执教多节公开课,多篇课例、论文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课例特色
 

STEM教育旨在培养未来卓越担当人才,依赖于情感和思维交互的创造力,兼容不同学科和领域知识,激发学生专业层次的筹划型实体思维。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而手机支架能够让手机使用更加方便。设计一个实用又好看的手机支架,是情感价值的体现。基于STEM课程设计的理念、PBL教学设计理论,结合笔者在海安市实验小学对STEM课程的实践情况,本课题以“设计手机支架”为小的切入点,以“调查—探索”循环、“设计—再设计”循环为理论支撑,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设计流程和规范有初步体验。
 

2.引导学生关注手机支架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质量。
 

3.从二维到三维,使学生虚无的想法、创意变成看得见的实体。
 

4.使学生在想象与创造的空间里实现飞一般的成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创新设计手机支架造型,实现多想法多用途的融合。
 

教学难点 在Autodesk 123D Design中,使用相应指令完成建模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现有手机支架的优缺点并进行对比,为接下来的作品设计埋下了一颗种子,然后通过一些外界因素来让这颗种子发芽。
 

2.师生角色扮演
 

教师当设计公司的老板,接到一个大额订单,让全班学生担任设计师来设计一个独一无二限量版的手机支架,从实用性、便携性、外观和使用材质考虑,采纳的设计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情境,积极动手设计。
 

3.教师课中及时介入
 

手机支架为什么能支撑手机?是怎样的原理?教师事先调查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设计的原理,对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分析,修补和改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完成设计的第一步。
 

二、想法成形
 

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快速产生大量的点子,形成最终方案。学生的作品设计分为两种类型:颜值型和功能型。学生设计的侧重点不同,所呈现的手机支架的总体结构必然有所区别。颜值型的支架更注重外观的设计,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外观上的设计更胜一筹,如图1。

功能型的设计者在手机支架上大做文章,在支架附属功能方面(如图2),让手机支架越来越智能化和绿色化:安上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的太阳能电池板,有阳光就能充电;加上手电筒,变成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加上自拍杆;加上无线感应智能快充,一放即充,方便快捷;设计成带镜子的小型钱包,让手机支架更生活化;设计四个杆子,多处调节最终能够达成想要的倾斜度;等等。

三、思维进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在建模软件中做出一模一样的作品呢?需要在建模软件里先画出平面草图、基本框架,再进行三维拉伸或扭曲。
 

根据学生的前期图纸建模,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都是分段式的,这时候学生会自主地把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分批建模,最后组装。这也考验了学生整体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虽然是一个小的项目,却也从各个角度和细节考验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会用笔在纸上记录数据,确保每个部分最后组装时能够契合。
 

整个项目需要一些时间,先是设想,然后下笔、修改。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和适时的介入者,学生为主体,手机支架为主题,画画为技能,创意为主导,电脑操作为手段,建模软件为工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真实反馈,更是自己内心和心智的真实质变。
 

四、3D建模
 

学生是天生的创造者,3D打印的设计软件很多,我们选用的是Autodesk 123D Design,界面简洁无冗余,操作也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满足了学生基础操作的需求。学生使用该软件容易上手,也容易产生共鸣。
 

画草图、拉伸、倒圆角、镜像、阵列、偏移曲线、扫掠、合并组合……因为学生设计的作品样式不同,形状不同,所需要的操作指令不尽相同。具体的体系,具体的目标,学生有章可循,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作品的框架,粗加工、深加工,再精雕细琢,将技术思维贯穿其中,以匠人之心做好每一件事。
 

基础框架搭好后(如图3),我们该如何像草图设计的那样做出类似或更好的作品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加入工程设计的元素(如图4)。如有的学生添加了装杯子的圆孔,既能通过杯子等增加手机支架的重量,也能防止手机后翻;还有的学生给手机设计躺椅式的手机支架、笔筒式的手机支架等多功能的手机支架。教师鼓励学生多搭建模型,通过生活中的原材料来丰富模型,把作品做得更细致完善。

教学反思
 

3D建模是作品呈现最重要的环节,尺寸是否匹配各种类型的手机,每个设计区域的尺寸是否贴合设计需要,能不能真正固定住手机,这些问题一直考验着学生的思维。设计得再好看、再精致,会不会华而不实?最终手机支架的作用能不能体现出来,会不会最终沦为装饰品,比如笔筒或玩具呢?
 

学生通过切片软件Cura,转换成3D打印机能够真正识别和执行的数据文件,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作品进行最终的修饰。有些学生建模时没有考虑打印机能够打印的实际长宽高,所以需要在切片软件中进行相应的缩放和参数设置,这一部分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这个项目中,我更多地关注了学生作品的设计样式和新颖度,对作品尺寸关注得不多,导致学生最后不能成功地打印成品,要么太小,要么太大,需要进行二次修改和多次微调。
 

教学点评
 

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亦犹实业教育也。PBL学习运用复杂、真实的生活项目,同时又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是促进和提供学习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3D打印作为智慧教育时代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利器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如何开展活动,如何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得到能力培养和提升,开辟个性化学习空间,丰富课堂学习样态,拓展创新智造形式,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期待3D打印技术通过教育体现其作用,提升其价值,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的课程建设与研究提供一些小小的借鉴。(点评人:佘友军,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信息化教学领军人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