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家校共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3期 总第5857期 2020年04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3期  下一期
由共建到融合——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积极探索家校共育之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毅然 发布日期:2020-04-06 11:00:22

为积极践行新教育,努力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搭建家校联系平台,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深入推动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家长和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家校共育模式,推进了家长学校高效良性的发展。


制度做基础,培训促提升,全面启动家校共建机制
 

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首先建立了由校长赵毅然担任组长,王凤国、姜旭明、董世昌、刘忠会、刘冬华、许丹、吕尤、孙永政担任组员的家长委员会,承担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
 

家长委员会建立后,学校领导将各项工作布置落实到个人,并明确了责任,同时,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学期的工作主体,使家庭德育贯穿其中。
 

开办家长培训班。基于学校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基础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为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学校自2018年起,专门开办家长培训班,由校长赵毅然给家长上课,每月分年级对家长进行培训。
 

家长培训班内容丰富,包括教育法规、家教知识等。培训班以专题讲座为主,形式灵活多样。一年来,学校累计为家长开课30余课时,举办小型家庭教育报告会10余次,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的家长们已充分认识到参加家长培训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摒弃了很多不良行为,养成了良好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建好网上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宗旨主要是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校积极建设网上家长学校,借鉴先进学校的家校联系工作经验,督促班主任创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平台,建好班级网上家长学校,引导家长进行线上学习、观看视频、发帖分享心得,要求各班教师每两周向家长发布一篇家教美文或教育感悟,通过与家长进行互动,鼓励、引导家长在平台上撰写育儿心得、经验,教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制作并发放《家校联系手册》。学校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制作了《家校联系手册》,手册力求全面、实用、易于操作。班主任每周都要对《家校联系手册》填写情况进行批阅,负责的领导每周进行督查、反馈,将检查结果纳入班主任的考核之中,从而让教师重视《家校联系手册》的作用。
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共育观念,尝试家校合作
 

建立微信群,密切沟通。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与班主任的配合下,学校各班都建了微信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教师的主要工作,最大程度地取得家长的配合。经过一年的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转变思想。学校多次邀请家庭教育名师来校作孝亲尊师报告会,对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的师生和家长进行感恩教育。报告会分为“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励志自强”四个环节。通过心灵对话、现场互动的方式,用鲜活的事例、真挚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演讲声情并茂地把感恩理念传递给全体师生和家长,极具感染力的言语引领大家重温过去,反思自己,学会感恩。
 

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困生在校纪律大为改观,在家表现判若两人,家长们对学校领导、教师认真细致的工作和高尚的师德给予称赞,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工作,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携手推进家校共育
 

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增加了解。自2013年起,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多场灵活多样的家长接待活动。定期开展的“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学校和家长的交流更紧密。有的班级举行专题讲座,有的班级让家教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介绍,有的班级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谈自己的成长历程,有的班级让学生干部评点班级管理工作。家长会常常邀请学生一起参加,让家长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让学生解读父母们的心愿。
 

召开家长会,传授家教方法。2019年以来,学校二年级多次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们认识到学生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格,并让家长们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
 

家长会的召开,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还纠正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错误言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印发家校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的日常联系。学校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公布孩子所在班级的各课任教师的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向教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
 

为了防止个别学生逃学,学校在2019年的家校联系卡上还印有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让家长容易掌握孩子的动向,便于检查孩子作业。经过家校双方的努力与配合,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全面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进行十人次的家访,在家访中和家长认真分析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及特长,与家长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2019学年,学校全体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进行结对子。经过家访,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方便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实效。


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实现家校融合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的家长学校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想要真正把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学校自知还须不断努力。
 

当然,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也遇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校难以单独承担教育的全部重任。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但却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学生每天8时至14时是在学校的,除去吃饭时间,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也就是说,一天当中,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补充,学生在这段时间的教育将成为空白。单单依靠学校教育,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点来看,面对着教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学校是“孤掌难鸣”。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领导也有所思考,并表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社会的事,更是每位家长的事。面对问题,学校全体教师不能紧张,不能袖手旁观,而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积极发挥家校合作的联合优势,课下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利用平台做好网上监督工作。
 

对于家校共育,学校认为应该正确看待并做出选择。符合学校目前情况并可以立刻改正的都要在问题提出后,短时间内解决,并反馈给家长。“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能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充分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有理有据,增加教师的可信度。在家长问起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一般教师都是回答“还好,有进步,如成绩进步了,学习习惯变好了,字写得工整了”等诸如此类冠冕堂皇的话。家长听后,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但心里难免有疑虑:到底是真的有进步,还是老师的托词。为增加教师说话的可信度,让家长彻底放心,学校要求教师应在家长来访时,准备一些学生的资料,如让家长看看孩子的作业,看看孩子的测试卷,尤其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时,让家长亲眼看看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真凭实据要比教师的“一面之词”可信度更高,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变被动为主动,使沟通常态化。无论是教师请家长到学校来,还是家长主动来学校,教师都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与家长之间由于不经常联系,彼此缺乏了解与信任,往往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教师请家长到学校来,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或是学生作业未完成,或是学生犯了错。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改变工作方式,要求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平时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如在接新班时,先进行普遍的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平时也经常通过家庭访问、书面或电话联系、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常态化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避免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因双方互相不理解而造成误解的情况发生。
 

变“训”为“导”,平等沟通。有些家长不愿意到学校来,怕丢面子。家长有这种想法,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来到学校后,教师在办公室所有教师面前毫无顾忌地训斥学生,使得家长左右为难,有的教师不仅训斥学生,还会训斥家长,于是就出现老师训家长,家长训学生的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再也不愿意到学校来,这样就会阻碍教师与家长沟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基于家校共育平台,成立了家长接待室,改变工作方式,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变训斥、抱怨为引导。如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家长多看家校共育平台的成功案例,等等。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改变与家长的交流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好。
 

变“孤军作战”为“多方合作”,让科任教师参与沟通。教育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教育学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各科教师的通力配合。以往班主任在和家长的沟通上往往是“孤军作战”,大小事情一人包揽。学校逐步改变了这一做法,让科任教师参与到与家长的沟通中来,比如家长来学校时,让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同接待家长,让各科任教师谈谈学生各门学科的情况,使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多年实践,小有成绩,家校共育深入发展
 

几年来,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被授予“德惠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且学校教师姜春梅、徐雪飞、杜晶、相春梅等多人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配合、共同完成。通过家校共育平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更有效。
 

未来,学校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探寻家校共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使学校教育更有效,让孩子、家长和教师都从中受益。相信在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齐心协力下,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