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词语理解 悟之有道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吴红兵 发布日期:2020-04-06 10:16:36 |
词语理解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流畅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保障。最新部编版语文中段课标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目标落实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的交流平台——“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学生分小组完成活动,看哪一组词语理解的方法多。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探索词语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要的探索内容。 在汉语中,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查字典理解词义是学生最易用到的方法。教学中教师也大力提倡“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但笔者认为,见到生词就翻字典往往会导致阅读过程被多次中断,重新阅读会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继续阅读文章的兴趣。因此,笔者整理了几种运用思维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以词攻词 词语理解本质上是用已知的词语来说清楚未知的新词。
二、联系上下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师经常跟学生说的要点,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在理解一个陌生词语时,或许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短文中找到需要理解的词语,再将相应词语的上文和下文联系起来进行朗读,并找到适当的提示语。例如:“听了老师的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理解这句话中的“憧憬”时,句子中的“即将到来”“期待”等词语便是很好的提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落叶都像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学生不知道“熨帖”的意思,但联系下文,依据“平展地粘在”来理解,还是能说出该词的大意的。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句段和篇章的脉络。 三、联系生活实际
四、紧扣动作法
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皆有“识字加油站”,如和“目”有关的词语“目瞪口呆”和“怒目圆睁”,还有动作类的成语“摇头晃脑”“张牙舞爪”等,教师皆可引导学生在动作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教是为了不教,一些解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每次试题中出现选择近义词或反义词,很多学生还是一筹莫展。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运用方法解词”的意识,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方法并掌握它们。 五、图文结合法 语文教材中,各种精美的插图往往能首先博得学生们的眼球,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帮手。在小学生的各类课外阅读资料中,也总有一些插图,有些生词的意义只要学生细心看看插图,或许就能跃然于心。即使书上没有图,也可以在大脑中构图,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小男孩在看书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他喜欢读书吗?为了读书他可能忘记了……忘记了……”从而大致领会“贪婪”一词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而非动物的贪婪。理解“琳琅满目”,可以让学生具体描述平时超市里所看到的各种商品,通过间接认知积累,在头脑中构建商品图,再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学生脑中没图,那黑板就好比崇山峻岭,在黑板上画一画山中的小路,学生自然就对“弯弯曲曲中延伸的样子”有了概念。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