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3期 总第5857期 2020年04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3期  下一期
盘点2019年教育信息化领域大事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04-06 08:40:44

1月,《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要求》《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电子考场系统通用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规定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适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要求》规定了数字语言学习环境的环境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性要求,适用于采用数字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进行语言教学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界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分类,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施;《电子考场系统通用要求》适用于电子考场网上巡查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观点:这些新国标的发布实施,对如何部署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如何构建数字语言学习环境,如何部署多媒体教学环境,如何建设电子考场系统等做出了明确规范,将助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观点: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要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设新一代学习强国。文件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位列第八。

 

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带动全局;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分区规划,分类推进。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观点:方案定位于行动计划和施工图,是本届政府任期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方案将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和战略任务细化为未来五年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提出2018~2022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位列第六。

 

5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
 

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北省雄安新区为创建区域,江苏省苏州市、山东省青岛市为培育区域。预计到2022年,实现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建成能够支持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智慧学习环境,能够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支持,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观点: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5月16日至18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发布成果文件《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这是史上第一份为科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落实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与建议的文件。《北京共识》从未来教育的展望、教育政策制定、教育供给和管理、教学教师、学习评估、课程开发、终身学习、伦理安全、促进教育公平包容等多个方面,总结44条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相关教育机遇和挑战的指导性建议。
 

■观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将越发重要。同时,教育方式也将因深受人工智能影响而发生变化。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6月26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公示
 

从统计结果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均有18项,并列第一位,宁波大学有10项,立项数位居第三位,表现十分抢眼。立项数处于前十的高校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立项数均有5个或5个以上。


■观点: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获批国家重点1项、国家一般16项、国家青年2项、西部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9项、教育部青年5项,总计35项,约占立项总数(共520项)的7%,可见教育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与发展是我国未来教育关注的重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