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E教中国•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0期 总第5821期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0期  下一期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Scratch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张维 发布日期:2019-12-16 09:46:24

Scratch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指令式模块操作简单。在Scratch教学中引入自主探究模式,学生基于可视化的编程方式自主学习计算机语言,更有利于加深学习深度,发挥创造潜力。本文将探索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Scratch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最先在教学领域引入“模式”并进行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随着近代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教学思想和理论,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让人们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发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尤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二、Scratch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自主探究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个过程,探究知识点,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下以“初识Scratch”教学为例,试阐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课前让学生体验互动游戏:小猫吹气球、小猫接毛线球。


接着让学生猜测、寻找“Scratch”图标进入软件。


课前导入、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可以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通过游戏、传感器的结合,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积极思考,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2.引导探究,知识建构


环节一:学生分组模仿搭建脚本,完成任务
 

任务一:“神奇的小猫”
 

创建“角色1”小猫的脚本。
 

任务二:“小猫和猫妈妈”


(1)复制出“猫妈妈”角色。


(2)创建“角色1”小猫的脚本。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汇报成果。


环节二:认识Scratch窗口


四人一组,在鼠标的配合下仔细观察Scratch窗口各个部分,思考并交流窗口功能。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并记录好交流成果。


游戏抢答,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窗口认识。


整个新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分为自主探究、知识建构两个阶段。教师充分利用Scratch软件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思考,验证猜想。其中在根据活动目标、活动策略和活动评价完成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借助教材、学案以及小组互助的形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支架,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则在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知识探究,根据探究结果总结经验,并且交流汇报。


3.总结规律,发散创新


对Scratch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学生再次独立创作Scratch作品。


学生汇报、交流。
 

多角度评价优秀学生作品。(如利用了新的控件、多角色、情节、创意等)


自主探究即为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教师创设宽松、主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构建和推进自主探究创新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应用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三、Scratch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1.创设内涵丰富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整个课堂教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情境应起到以下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对教学重点有明确的指向性;对学生的操作起到有层次的引导作用。
 

在“初识Scratch”教学中,教师情境导入的游戏,除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按钮的作用,为Scratch软件控制模块中的控件的教学埋下伏笔。
 

而自主尝试时,教师提供给不同小组的范例则涵盖了运动、外观、事件、控制模块,学生交流时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软件中几个重要模块的指令作用,对后一环节的自主探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2.提供学生必要的学习支架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更要求教师有超前的教学理念及课堂驾驭能力。此时所谓的课堂驾驭,是指教师能在课前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够设计出有梯度有深度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得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导学案、活动手册、网络资源、微课、学习网站,以及小组互助等多种形式,尽量避免教师单纯地讲解,灵活多变地处理新授、巩固、拓展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重小组学生存在的差距


小组合作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是常见的学生组织形式。其优势有二:一是小组内成员思维互补;二是小组间可以采取竞争形式,使学习过程效率更高,更具趣味性。但这种异质混合的分组方式也有弊端,即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缺失存在感,最后失去探究的主动性。此时,教师应注意小组内学习任务的分配,制订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营造小组和谐、自由、公平的学习氛围。
 

Scratch软件以可视化的界面、积木式编程、丰富的媒体素材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门槛,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则能在Scratch教学中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最终实现不断地自我完善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