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E教山东·技术拾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8期 总第5809期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8期  下一期
浅谈微课与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德州市陵城区实验小学 冯志军 发布日期:2019-11-18 15:26:4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科技教育手段,必然会使作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微课是信息技术中一项先进的教学手段,因此,学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微课设计理念介入到作文教学中,改变原有作文教学模式,将微课设计理念与作文课程教学进行了有机融合。
 

一、理念篇
 

所谓微课,就是教师将学习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作下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形成微课。


作文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相反的是作文的“模式化、空洞化,成人化”。作文个性化是让学生各抒心灵,力求淡化教育者对学生所施的外在影响,凸显学生自身的自主效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作文个性化”,包括学生作文或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非个性色彩的模式化向个性色彩的个体化、多元化转化的过程、转化结果的质变程度。“作文个性化”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写作介质的反映。
 

基于微课设计理念的小学作文设计,就是把作文教学的内容(教学情景创设、教学目标、写作技巧、写作训练、写作内容等)制成微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去生活、大自然中观察、体验,搜集素材,写出文章。在课堂上,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助下对作品进行赏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实践篇
 

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写作文,主要是因为作文本身比较难,它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再就是学生没有素材,导致学生写作文犹如挤牙膏一样不顺畅,写出的作文出现模式化、空洞化、成人化的现象。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视野无法拓宽,思维也无法发展,表达乐趣与欲望自然随之递减,我们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微课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确定了微课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精心备课、制作微课——学生观看微课、观察体验、搜集素材、创作表达——师生交流、赏评修改、二次作文。
 

1.精心备课,制作微课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写作内容、要求,精心备课并设计PPT课件,利用录屏软件将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有机集成,将生动的情景以视频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视频中介绍写作方法并明确写作的要求。如在选取的视频《秋天的叶子》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在观看视频后,走进公园、走进广场、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秋天叶子的形状、颜色,摸一摸叶子所带来的感受,闻一闻叶子的味道等。真正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去生活中观察,通过观察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学生们通过观察后写出的内容很生动。


2.观看微课,观察体验,搜集素材,创作表达


视频制作完成,通过QQ群、微信群、乐教乐学等平台发到学生手中,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在家进行观看,家长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督促学生们学习,辅导学生们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视频指导,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去观察、体验,进行素材搜集与整理。
 

3.师生交流,赏评修改,二次作文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赏评修改是作文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对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微课设计理念下的赏评课,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桌、小组内甚至全班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教师也可以挑选有针对性的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共同修改。在师生共同修改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结合自身不足,进行二次作文。


三、意义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种视频的整合方式,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枯燥说教,作文指导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更富有针对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从学校改在了家里。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有的学生看一遍不过瘾,就在微课视频的精彩处反复的看,学生在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可以自主阅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经验。有的写作,更多的是学生在进行观察、体验后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中,却对发生在身边的人、事和景缺乏细致的观察,难以发现其间的内在联系,以至于写作文时出现条理混乱、重点不突出、文章枯燥乏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而微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利用微课能反复回放、定格特写的特点,把图中的事物作由小及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表象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让学生在感知素材的同时掌握观察的方法和顺序,逐步做到观察有序而细致。


4.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控能力
 

教师要制作出好的微课视频,必须掌握一系列的信息技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觉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一定的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使用技能,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还要关注生活中的事物,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让作文教学既要现代化,也要生活化。


信息技术为作文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微课为学生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