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微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7期 总第5803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7期  下一期
融入STEAM教育,让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走向深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鞍山市花山区师苑小学 聂荣苗 马 发布日期:2019-11-04 13:39:17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及数学(Mathematics)五个学科的首字母缩略字。这个词常用在学校,以提升学校在科技发展的竞争力,并强调未来的学生应培养跨领域素养和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其内容基于现实,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STEAM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未来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模式,注重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等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与STEAM教育理念,具有相通性。作为一线教师,可以尝试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学生初探STEAM课程的入口,跨学科地进行整合性学习,为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丰富支持,继而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引向深入。
 

一、打破学科界限,走向课程融合
 

近年来,STEAM教育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却让我们很多一线教师望而却步,原因在于我们缺少跨学科思维和课程整合能力。STEAM教育倡导学科整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们都是基于整合的理念设计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借助STEAM教育理念将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突破教材,拓展延伸为项目化学习。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不仅是数学问题,还涉及到工程、科学、艺术等。在解决“如何确定起跑线”这一问题时,带着同学们走入操场、当地体育场馆等,使学生了解田径场以及环形跑道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问题:为什么都是跑400米,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让学生通过对起跑线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是不是起跑线在前面的选手跑的路程短一些?比赛是公平的,每个选手的路程应该一样长,为什么起跑线不同?难道终点线也不同吗?
 

学生需要了解400米跑道设计的相关数据,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也可以在体育课上,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体验测量,继而画线。在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更多的体育比赛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实地观察,发现跑步比赛终点是相同的,但外圈和内圈的长度是不同的。如果起跑线相同的话,外圈的同学跑的长,不公平。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往前移。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本活动的核心问题: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即如何确定每条跑道的起跑线。例如,200米跑、400米跑时,由于赛程较短,运动员跑速快,为了保证公平和安全,不允许跨道跑。而到了800米、1000米、1500米等中长跑时,由于赛程较长,运动员跑速较慢,允许跨道跑。当所有的运动员都选择贴着内侧跑道线跑步时,各跑道之间的距离差也就不成为影响跑步成绩的因素了,因此,起跑线是一条弯弯的弧线。通过这样的安排,把学生带入现实的数学情境,呈现真实的实际问题,走出课堂,走进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
 

对这样一节课的深挖,我们课题组发现,这节数学课在保留数学的属性以外,实现了PBL的引导与驱动——设计跑道;小组合作探究——组员分工研究,数据汇总,集体研讨分析;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合理性论证,实际施工等;科学知识普及——运动安全与运动规则,科学跑步与成绩计算;还有其他知识也有所涉及,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课前把这些教育因素认真准备,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收获是非常丰硕的。
 

二、运用各种教法,学时长短相间
 

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的差异会导致教学用时不同,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必拘泥于常规40分钟的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活动课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创造性地开发“微课”“常规课”“长课”等,也可以是室外课、操作课、视听课、游戏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等形式。如“确定起跑线”这一内容可以分两节课,即“长课”展开教学,一起走进操场跑道观察、思考、测量,然后回到课堂交流、讨论、计算。教学并不完全要在单独的一节课或两节课内完成,也可以延伸到课外、课后。甚至可以作为一周的小组学习项目,学生们分组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到操场体验没有划分的跑道和画过的跑道的区别,如何减少误差,最后形成关于这个知识点学习的小组“微报告”,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随时指导相应的小组,最后小组汇报交流课基本上用一节课就可以了。
 

又如我们在研讨“探索图形”课例时,需要学生学会3D软件的简单使用,所以对于这一节的教学并不能局限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在上数学课前,课题组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单纯的技术方面有所铺垫,而实际上课的地点就在机房,给学生的感觉是在上信息技术课,但是恰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课上,数学教师把数学知识带给了每一位学生,通过亲身的可视化虚拟操作,直观地感受到了小立方体如何组合成大立方体,通过找可视面数,每一类填充不同颜色,立体360度旋转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出立方体的变化和小立方体数量、可视面数量的关系,知识点学习效能大大提高。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由讲授式变成了组织引导实践、引导总结归纳、引导应用的新形式,师生距离拉近,师生交流更接地气。
 

我们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不断突破自我,根据课程知识点的特征,将手工课、美术课、科学课等教学形式统统都用上,而在课时上,有时一节课解决问题,有时1~2天,还有的我们根据教学需要陆续延续了一两周,充分汲取STEAM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真教,实教,变着花样教,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其把知识点学会、学透。
 

三、打通教研边界,促进学科融合
 

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立项之前,相关负责人对STEAM教育理念进行了学习与了解,因此在成立课题组的时候,成员的选择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整个课题组的数学教师数量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基本上是1∶1,这里的其他教师包括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科学教师、美术教师、综合实践教师。这种课题组成员的组合是一种突破,但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大家却没有多少违和感,相反更多的新鲜、趣味、热烈在不断发酵。
 

首先,学科边界打破,触碰到未知领域。例如在讨论“图形探索”案例时,最初数学教师提出可以让学生看教师制作的微课,或者多做一些原木色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自己操作。其他学科教师立刻给出了反对意见,理由一是:看微课就像是在看烹饪节目一样,好看,想吃,就是过过眼瘾,不能达到亲身实践、“品尝”的效果;理由二是:上课让学生弄一堆小木块在桌子上,再加上一套涂色工具,可能会出现小木块组合不稳,容易散落,涂色的颜料也会“四处染色”,其结果是学生一节课忙下来,不知道教学重点在哪里。数学教师们听了这样的理由也没了辙。这时,信息技术教师给出了他的专业观点,用3D建模软件来教学,直接打开笔记本电脑,现场演示了软件的使用,只要轻轻一拖,一个小正方体立刻呈现,通过复制、粘贴、组合立刻呈现一个三阶魔方,至于涂色,更为灵活,直接选择油漆桶工具,根据教学需要,想涂哪里就涂哪里,需要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同时,3D软件里,三阶组合立方体可以立体360度自由旋转,而不用担心它会“散架”。还有更有趣的是通过撤销和前进,小立方体组合成大立方体过程的每一步都可以像放电影那样来来回回地“放映”,特别方便观察与思考。数学教师们看了演示,纷纷表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教学效果,并对学习软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有的数学教师还“脑洞大开”,兴奋地跟其他数学教师说:“是不是我们以后在教学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时候都能用3D建模软件?例如二年级观察物体,高年级立方体的计算,立方体的组合、切割,等等。”思维就在这样的跨学科交流中打开了。
 

其次,学科知识碰撞,教学内容更专业。例如,数学教师在研讨关于对称图形的教学案例时,美术教师从美术的角度,除了给出专业的美学知识补充,还在数学课堂上现场演示了剪纸,让数学教学散发出迷人的“美”;在研讨购物的问题时,科学教师以膳食科学性角度,给出了他的专业建议,让数学的购物活动透着健康生活理念;而在找规律的教学上,语文教师现场朗诵了一首古诗,让学生们发现古诗的吟诵也是一种规律……诸如此类的碰撞开启了我们新的视野,学科的交叉教研让我们能够填补自己的学科盲区,课题组的教师们觉得“教学一家亲”“一个好汉三个帮”“课堂有你更精彩”,等等。
 

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STEAM教育理念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兴教育理念,其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让数学学科教学焕发活力。作为一线教师,应不断寻求学习的契机,认真钻研STEAM教学理念内涵,让这种教学理念大胆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颗种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地生根,让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进一步走向深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